古筝演奏中的用力问题
孙老师谈筝 08-23 嘉宾:孙文妍
喜欢
手机查看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中国古筝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古筝演奏中的用力问题

所属专栏:《孙老师谈筝》  |  国筝文化  上传于2010-08-23  |  嘉宾:孙文妍   |3.2万次播放

视频简介:

节目列表

节目介绍

导读:

    古筝演奏属于声音的艺术。因此,要演绎出优秀的古筝音乐,就必须处理好筝曲在进行中音量、音色、音质的变化及声音的停留时间等。这些方面都与双手在弹琴弦时瞬间的用力状态息息相关。这节课,孙老师就为大家讲在古筝演奏时如何科学用力。

 

 

本期节目全文:

 

古筝演奏中的用力问题

 

    古筝演奏属于声音的艺术。因此,要弹好每一首筝曲都必须处理好一首曲目在进行中音量、音色、音质的变化及声音的停留时间。这些方面都与双手在弹琴弦时瞬间的用力状态息息相关的。 
   

    一、音量:
    古筝是弦乐器中的一种,它是因为琴弦的振动通过琴码、音柱把振动传到琴箱的上下音板、使琴弦与琴箱产生共鸣,才发出我们现在听到的古筝声音。振动的琴弦是古筝的发生源,也称振动源。物理学告诉我们:振动源接受的能量(作用力)大则振幅大;振动源接受到的能量(作用力)小,则振幅小。物理学又告诉我们:古筝琴弦在振动时的振幅大,声音的音量就相对大。反之,振幅小古筝琴弦及古筝共鸣体发出的声音的音量就相对小。因此,在人的双手接触到古筝琴弦的瞬间,传递给琴弦的作用力对于古筝的发声是很重要的。

    在大自然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节约应是始终贯彻的一条基本法则,都是通过消耗最少的能量与材料,来达到最大作用与容积的效果。在古筝演奏中,就是指运用合理的用力方式与简洁的动作,使参与弹奏的各部位的肌肉与关节能在持久的运动中保持自然与比较松弛的状态,以获取最佳的音响效果。因此,以不夸张的动作幅度,自然和顺的用力方法来获取最佳音响效果一直是我们弹筝者研究的方向之一。依据科学原理,我们在弹筝时,应该注意:

    1、充分利用自重力: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人们普遍明白自己的手、臂都有各自的重量,这些重量落到琴弦上便能产生迫使琴弦振动的能量力。因为重量加上向下垂落的速度便能产生能量。

    弹古筝时运用重力垂落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用力方式。利用重力垂落的用力方式弹琴,手臂、手腕、手指的肌肉与关节在弹奏时都可以保持比较自然松弛的状态,便于能量的传递。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大师班中一位76岁的老人运用这种方式弹奏钢琴,同样一架雅马哈钢琴的声音,在他指下流淌出来的音响与音色就更为丰满与宽厚。

    2、减少使用强制力:

    有人称强制力为外加力,是指在手指弹拨琴弦前,人为地把力充实在手的各部位,然后把这个准备好的力在手指弹拨琴弦时,用强制的方法,传递给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我们应尽少使用强制力。因为任何部位使用强制力时,肌肉都会出现紧张状态,紧张状态的肌肉会把自身的重力阻隔停留在使用加力的部位,使这部位的重力不能充分传递到手指,减弱手指弹拨琴弦的能量,并影响声音的质量。一般用强制力弹出的声音都会比较生硬、粗糙,缺少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

    3、适时增大作用力:
    古筝演奏快速点指时,通常是通过手腕摆动向琴弦施放作用力的,每个弹拨琴弦的动作是由一个由高抬到低弹,然后再回到高抬的过程。高抬低弹的动作的幅度是随旋律的进行任意变化的,有大有小,还可以小到十分得精微。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也就是每一个弹琴时手腕的往复摆动都是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摆动的动作越接近琴弦时,位置越低,速度越快,动能越大。这时如及时收缩手的各部位肌肉将动能聚拢,可增大向琴弦施放能量的作用力。一般来说,动能聚拢得越紧密,压强越大,传递给琴弦的能量越多,声音越响亮,音质越坚实,反之音量与音质会比较小与松散。

    4、传递力量的通道需要保持畅通:
    从人体的肩到手指的小关节共有六对运动偶(肩到手指尖过程中可以转动伸展的部位都有两个关节相连的),这六对运动偶联成了肩到手的一条运动链。根据动则通的经验认识,产生力度的能量是在运动中传递的。因此,手臂、手腕带动手指进行弹琴动作时,运动链的各部位都要有动作连接,如有部位僵硬不动,则力量就会被阻隔在不动的部位,减弱手指弹琴时传递给琴弦振动的能量,动作的大小应根据旋律要求选择。有的幅度大,动作明显甚至很夸张,有的幅度小,动作十分精巧细微,甚至肉眼不易察觉。

    5、往复运动和往复对应用力是古筝演奏的基本运动和用力方式:
    一般情况下,人的肢体动作都是沿着上下、左右、进退、伸屈等系列对应的方向运动的。为了把臂力引到手指上,必须通过臂与手部相连的腕部摆动来传递。

    手腕部的摆动的动作是这样的:长在手掌前端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第二、三、四指)等各指,在弹琴弦时要带动手腕抬高凸起。手腕抬高凸起的动作有助于手掌与手掌前端的四个手指自然垂落,促使手臂、手腕抬高凸起动作后的对应运动方向,是向下摆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高度,约呈凹陷的形态。手腕部就是通过持续抬高与回复的上下摆动把臂力传递到手指的指端。

    往复运动的用力方式是按照聚与散、压与放、紧与松、进与退等一系列对应的方式进行的。古筝的演奏过程,就是由手指、手腕向琴弦方向摆动,把迫使琴弦振动的作用力运行到琴弦上,随后又向相反方向摆动,把聚集在手指、手腕已作用过的作用力发散掉,是手指、手腕各部位的肌肉得到瞬间的松弛,后再进入下一次的往复摆动的过程。善于在用力上的吐故纳新,也是古筝演奏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已用过的作用力不及时发散掉,它就停留在原来用力的部位,这部位的肌肉与关节因得不到及时地松弛而继续保持含着力的紧张状态。在肌肉与关节高度紧张状态下的运动速度会比较迟缓,产生的声音会比较生硬、干涩,因此,一个好的演奏员必须具有在演奏过程中通过手腕的不断摆动及时把手部已用过的作用力释放出去的能力与技巧。

    千百年来,古筝演奏者选择了下列的指序组合与古筝习弹的基本指法,最常用的有:小夹弹,夹弹、四点。这三组的指序结构都由长在手掌前端的手指与长在手掌一侧的大指配对成运动方向相反的可以进行往复运动的对应关系。这种组合符合简便、和谐、自然、松弛、持久的运动方式,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选择为古筝的基本指法。

    构成对应关系的动作组合,通过持续的往复运动又往往能演变为惯性动作。惯性动作的用力特点是:只需第一个起始动作的策动力;往返动作的幅度与力度均匀;能持久运行。在古筝演奏中有些需要持续进行的技法,如:长摇、长轮都是利用惯性动作的特点完成与运行的。快速小夹弹、快速夹弹、快速四点等技法也可利用惯性动作来完成。

    6、不断形成便于重力垂落的体态与手形:
    弹拨琴弦时5个手指要向手掌心自然收拢,使肩、臂传导下来的重力能比较集中地通过弹拨琴弦的手指垂落到琴弦上。有些弹琴者在弹琴弦时五指张开呈扇形,维持张开的手形需要一定的力去支撑,这个耗去的力是从肩臂传导到手部的力的总量中支出的。因此要求五个手指不含力地向掌心方向集中靠拢,使手掌与手指部位的关节与肌肉都呈自然与松弛状态,便于肩、臂、手的重力能合在一起,充分运行到琴弦上。

    据一位德国钢琴教育家称:每个手指的发力是在40克到65克之间,手臂是1000克到2000克之间。这个数字使我们看到依靠手指独立发力,由于力量小,因此声音的幅度变化不大。演奏时可采用五个指轻轻收拢,每个指拨弹琴弦时,手腕要带动其余四个指与它进行同方向运动。这个呈拳头式的运动姿态,可让每个手指在作弹奏琴弦的运动时,把其余四个手指及手掌、手腕部位产生的能量都归拢给它,增加力量。同时解决了五个手指因粗细不等而形成的力量不均匀的问题。

    左右两个手掌在演奏时可各自往左右两边侧转一些,以便重心垂落。手掌心垂直于筝的面板的正上方的姿态,容易产生力含在手臂中不易垂落的缺点。

    大指与食指组合成的虎口,在手腕与手掌自然下落时,是呈人的眉毛状(狭长的)的形态。只有在两个指间使用了支撑力的情况下,虎口才呈圆形的。

    二、 音色:
    音色按字义解释,是指声音的色彩。它是识别古筝与其它乐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关于古筝音色的形容词很多,常见的有:甜美、柔美、温婉、洪亮、刚健、清脆、明亮、古朴、浑厚、圆润等。其中除由听觉器官感悟的色彩外,如清脆、温婉,还有理应属于味觉、视觉器官去感悟的观感,如甜美、圆润、明亮。这个现象反映了古筝音色可表达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和丰富。因此音色是古筝音乐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形成当代古筝音乐的音色特征约有四个方面:
    1、时代审美情趣的需要:

    当代文艺步入商品经济时代,一切文艺都在向娱乐化靠拢,古筝音乐也不例外,出现了作品内容追求虚幻、乐曲的篇幅增长、嘈杂繁密的点子与敲打琴板结合的炫技频频被引用,大起大落的张扬的表现风格成为时尚的倾向,这必然迫使古筝音乐要向洪亮、刚健、亮丽的音量与音色靠拢。

    2、制作乐器的材质与工艺水准直接影响每个古筝的音色:
    目前古筝的材质约有几个类别:白木、红木、紫檀、楠木。红木又有一般红木与老红木的区别。由不同类别的木材制作的古筝的音色、音质在品位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一般地说,紫檀与老红木为上品,红木为中品。但也有人更偏爱红木筝的温婉的音色与温润的手感。

    同样材质的古筝,因制作工艺的水准不等,在音色、音质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在结构的细微处都能认真处理的古筝,它的声音的音色与音质一般都比较悦耳动听,品位较高。反之,声音的音色与音质会比较生硬、粗糙,不耐听。

    3、作用力的变化:
    作用力传递给琴弦的能量大,琴弦的振动会比较充分,产生的泛音多,声音的音色就比较丰满。反之,则单薄。
    与琴弦在瞬间接触时间时的作用力比较集中,触弦点比较小巧,声音的音色比较光洁圆润;反之,声音的音色比较粗糙。手指拨弹琴弦的速度比较快捷,声音的音色比较清脆明亮;反之声音的音色比较柔和与温婉。

    4、弹拨琴弦的角度:
    古筝的琴弦是架在琴码与岳山上,每根琴弦通过与琴码、岳山接触的两个点把振动传递到面板和共鸣箱内的。演奏时,要避免因角度不当或用力过猛,使琴弦离开两个接触点。

    三、音质:
    指声音的质地,如干净、粗糙、集中、松散等。它与音色又 密相连的,两者是统一的。音质美的声音,它的音色也一定是美的;音质差的声音,它的音色也一定会差一些。

    古筝的声音是点状的,它由点状的声音连缀成富有线条的旋律音调。每个声音的每个点的质地构成了声音的音质。

    古筝的音质分为三个类别:
    1、发散型
    这种音质比较松散。它有音量大与音量小的变化,,但缺少声音力度和紧张度。

    2、密集型

    因为琴弦受到聚拢密集的力的撞击,产生了比较密集与有力度的声音。

    3、介于发散型与密集型之间的音质
    由琴弦受到撞击时的力的密度的变化而来,密度小,音质松散一些;密度大,音质紧密一些。

 

 

相关视频:

 

人物》——专访孙文妍 

 

名家讲名曲》——孙文妍讲《云庆》 

 

名家讲名曲》——孙文妍讲《月儿高》

 

 

相关阅读:

 

天下筝人》——孙文妍 

 

 

 

节目相关

  • 相关内容
  • 其他版本
  • 艺术家信息

评论8条评论

    登录中国古筝网账号,尊享高清画质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中国古筝网账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