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培养 | “名师带徒”——与古筝结缘的张果晗

穿越光阴,徜徉在民族音乐的柔波里,我们关注到这样一位同学,她是2022年“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古筝组金奖获得者,也是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乐器演奏(古筝)2022级本科生,她是张果晗。跟随脚步,解锁张果晗与南艺、与古筝的动人故事吧!


点击欣赏音频 《西凉沙影》

作曲:任洁

演奏:任洁、张果晗、墨语筝乐团



张果晗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乐系中国乐器演奏(古筝)2022级本科生。2017年,入围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并获奖(原文华奖);2019年8月,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弹拨类乐组职业组-少年古筝组第五名;2021年4月,以江苏省古筝组第一名晋级“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选拔赛并入围全国复赛;2021年10月,荣获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表演奖;2022年8月,荣获“‘这,就是我们的旋律’音乐之旅”展演活动“大旋律组”最佳表演奖;2022年10月,荣获“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专业高校组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22年12月,荣获“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古筝组金奖。


结缘古筝


一切开始于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午后。路边的琴行里,悠扬琴声如流水潺潺入耳,拨动了恰巧路过的小女孩的心弦。她好奇地停住脚步,看向橱窗里那件古朴质雅的“大物件”。张果晗和古筝的奇妙缘分从那一瞬间开始生根发芽。

 

自幼与古筝相识,从此朝夕相伴。对于五岁的张果晗来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见了生命中的的“启明星”——任洁老师。任老师对古筝技艺的精益求精、对音乐的力学不倦深深地影响着张果晗。



谈起任老师,张果晗满是感激和崇敬。在她的眼里,任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也是一位尽职尽责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2019年暑假,张果晗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这段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


张果晗与恩师任洁的合影


“备赛期间,老师对我这四分钟里的每分每秒都精心打磨。当时老师身兼数职,既是我个人比赛的指导老师,也是南艺附中‘墨语’古筝组合的指导老师,还是南京艺术学院的领队。在比赛的20天内,老师每天8点就要到总台报到,凌晨1点半比赛录制完成才能离开,非常辛苦。即便如此,任老师总想尽一切办法抽出有限的休息时间为我调整每一处细节。”在老师鼓励和安抚下,张果晗放下压力,在全国最高舞台上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耀眼的成绩,激励着张果晗继续在古筝之路上奋勇前行。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对于每个小孩来说,年少的记忆中总有一位恩师,馈赠春雨,浇灌栽培,在迷茫的时候给他们指明方向,在困顿的时候为他们拨开迷雾,在恩师的陪伴中茁壮成长。


名师带徒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是江苏省超常规培养青年文艺人才的龙头型工程,自2019 年 4 月启动以来,成果丰硕、佳报频传。


回想2019年,张果晗随任洁老师入选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到2022年正好计划结项。在项目100对师徒中,她们却是年龄最小的一组师徒。



师德传承,毓秀流芳。回想走过的艺术人生,任洁非常感激授业恩师阎爱华教授在关键时刻给予的激励。


任洁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后,培养学生也如阎老师当初一样,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果晗作为任洁的学生之一,在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路口都得到了她的指点和帮助。



任洁尽己所能,让张果晗领会乐曲的内涵,达到演绎生动的理想境界。对于任洁和张果晗这对师徒来说,古筝已经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她们因筝结缘,以筝传艺,在铮铮琴声中,演绎千年风华,传递时代强音,让古筝艺术在中国民族音乐的殿堂里更加绚烂地绽放。



在2022举办的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中,共300余名来自全省各艺术院团、高校、新文艺群体的专业选手报名参赛。大赛同时设组委会、评委会和监审组,邀请省内外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担任评委,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评审。


古筝独奏《醉月金陵》

演奏:张果晗(古筝组金奖)


大赛分设钢琴、小提琴、古筝、琵琶、二胡、竹笛、中阮7个专业。在这次比赛的7位金奖获得者里,有教师也有乐团的青年演奏家,而张果晗是唯一一位以学生身份参赛并获得大赛金奖的选手。


筝时印象


谈起印象最深刻的事,张果晗提起了恩师的原创曲目《醉月·金陵》。生于金陵的张果晗,在秦淮声声中、在摇曳柳枝下成长起来,她见证了它的诞生。


参加江苏省“文华奖”演出剧照


这种机缘产生的使命感和对金陵城的深厚感情,让张果晗更加全身心地对待每一处细节。


“创作古筝新作品并非易事,作曲的第一步便是定弦,对于二十一根弦音的取舍要进行极其充分的思考,这直接决定了乐曲旋律的界限。”从立意到取材,从定弦到初稿再到最终的定稿,几易修改,每一步任老师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将金陵画卷缓缓铺就。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筝鸣声奏快,一改婉约清秀的气质,表现浪漫而张狂的性格。与恩师的交流,也是和创作者的一对一对话,每一场对话都给予张果晗全新的思考。


参加央视录制演出剧照


3月25日,在“闳约深美奏华章”——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 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音乐会”上,《醉月·金陵》以筝与乐队合奏的形式首次登台呈现。


张果晗作为古筝演奏者,《醉月·金陵》的美轮美奂于她指尖下倾泻而出,向所有听众讲述千年前秦淮河畔明月夜的传奇。片片音符,寸寸金陵风月化作缥缈乐声入耳引人醉。沉醉于美妙鸣音世界,时间仿佛停止,张果晗好似穿越千年,站在大唐最为潇洒的文人李太白面前,举杯邀明月,再谈起那些风花雪月和山高水长。


从乐曲的诞生到初次展示于众,张果晗见证了《醉月·金陵》的诞生,每当乐曲从指尖倾泻,仿佛回到了任老师一遍遍修缮曲章、尽善尽美那个下午。以灯传灯,心灯不灭,当手中的“火炬”不断传递,我们逐渐读懂了传承的意义。


音声之旅


旅行在张果晗的生活里,好似一扇打开的窗,给予了她从未感受过的视角,与音乐相互碰撞。


旅途中的张果晗


提起自己漫漫“筝”路上的故事,张果晗想到了那一场尼泊尔之旅。    


张果晗的旅途照


她曾在当地观看了一场民俗文化演出,观演结束后,回到房间边的花园里练琴时,有几位拿着手鼓的老人恰好路过。经过一番简单的比划,他们尝试用筝与尼泊尔手鼓来一段即兴演奏。乐声响起,清脆而婉转的筝声从张果晗的指尖倾泻而出,五声韵律与异域鼓点相互交织的瞬间,音乐好像变成了一种语言。它在完全浸入音乐世界中的演奏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语言不通的紧张感逐渐被演奏音乐的乐趣代替。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经历,却让张果晗回味了很久。


张果晗的旅途照


“那天我切身体会到,音乐使人们能更乐观、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音乐可以跨越国界,跨越语言。”


张果晗的旅途照


旅行作舟,技艺作桨,旅途中张果晗化身赶路人,身披漫天霞光,与朝阳并肩,与星光同眠。


张果晗的旅途照


每一片地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独具一格的音乐都深深吸引着她。在茫茫音乐之海里,张果晗从未停下发现与追寻的脚步。


未来展望



“这已经是我和南艺携手的第七个年头了。”


虽然张果晗今年是南京艺术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但在过去的六年中,她已与南艺附中结下了深厚的渊源。站在新“筝”途的起点上,张果晗未来的蓝图逐渐变得清晰。



“抓住机会,把握当下。”


脚踏实地、继续提升筝艺是张果晗当前最重要的目标。在老师的引领下,她尝试逐步构建自己的艺术风格,以学习传统乐器作为契机,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她发力的方向。



艺海作舟十四年,古筝渐渐成为张果晗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她重视每一次练习,每一次打磨作品都意味着再多提升一分、更精细一分。在赛场上,当心弦绷紧之时,张果晗总是坦然面对一切不安与焦躁,用享受音乐、享受演奏本身,来驱散所有的负面情绪。“比赛时就全心投入音乐中,舞台就是自己的世界,相信自己的努力!”任老师的话被她牢记心中。


正如施特劳斯所言:“音乐是人生的艺术。”对张果晗而言,对音乐的不断学习、精进和感悟体会组成了她的生活。有声声筝鸣为伴,有良师教诲如明灯引路,前进旅途便不再孤独。



南京艺术学院的春天很美,温和且坚定,就像张果晗的故事,充满热爱与坚持。日落昭昭入星野,筝途漫漫闯千山。让我们期待这个韶华之年的小姑娘,在音乐的世界里,借琴弦几缕 ,绘万片繁华。


(文/陈佳宁 林晞田 刘艳鸿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官方公众号)


评论2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