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丫
一 研制过程概况
“WS 双排移柱转调筝(暂定名)”是由古筝演奏者毛丫设计,作为日本政府经费科研项目,与(中国)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日本)光安琴制造共同研制开发的。目前尚未投产。
研制开发历时 12 年,其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摸索试做期。初稿方案是设计者根据演奏经验并参照日本筝的转调原理,于2005 年 9 月向上海民族乐器厂提交后,双方开始启动研制。经过半年的研制摸索后,乐器形制基本确定,并于 2006 年 3 月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内召开了第一次鉴定会。随后,针对鉴定会所提出的问题设计者对初稿进行全面修改,于 2007 年 1 月向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技术科提交了第二方案。当时此筝的代用名为“21 弦 S183 型筝”,研制小组的核⼼成员为:徐振高(技术顾问)、沈正国(项目总监督)、李素芳(筝体制作兼技术监督)、鄭春栄(琴弦制作)、張連青(琴弦制作)、毛丫(调试)。这一期间的详细研制记录被记载发表于设计者毛丫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筝的演变—以乐器改革为中心》中(东京艺术大学[博音第 107 号])。
【第一稿方案设计图】
【第二稿方案设计图】
【在上海民族乐器厂的试制与第一次鉴定会】
【当时的试制品】
第二阶段,停滞期与过渡期。2007 年至2011 年随着第二稿的正式提交,试制持续进行, 其间还在用试制品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的演出中使用过,但是音色和整体琴弦的张力有明显的问题,特别是琴弦的张力难以承受传统筝曲中的大量和大幅度的按滑音。但是不论如何改进都不见效,最终制作方宣告“就目前的材质和制作技术而言有可能已经达到极限”。
【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的演出中使用的试制品】
2011 年 3 月正当碰到瓶颈的设计者开始考虑是否试用日本筝制作工艺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日本筝的制作人员通过乐器商的介绍联系到了设计者(日本筝界有不允许制作人员与演奏者直接接触的严格行规),这位制作人员就是后来的合作者株式会社光安琴制造。他的所谈之事恰巧是日方有试做中国古筝开发中国市场的想法,但苦于日本的筝制作工匠均为家传,且对音色没有判断能力,仅凭代代相传的经验与手感制作,所以无从下手。
正好两事相辅相成, 设计者毛丫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先让日本筝制作人员试做了一台普通的 S 型 21 弦筝。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对每一条弦的音色进行细致调整,终于按照演奏者毛丫的音色设计达到了要求。而在这一年的音色调试过程中,毛丫了解到日本筝的制作工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分别对每一条弦的张力进行细微调整,这为碰到瓶颈的 WS 双排移柱转调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口。2012年毛丫开始着手准备将试制方向转向为筝体用日本制作工艺,并开始与光安琴制造进行洽谈。同时也将自己进行音色设计并调试的日本制 S 型 21 弦筝推荐给了上海民族乐器厂,这就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敦煌牌日本制作工艺古筝。同时也是后起品牌“炫光”的原型。
【2012年3月日本制 S 型 21 弦筝首次亮相在毛丫旅日10 周年独奏音乐会上】
第三阶段,完成期。随着设计者对借用日本筝的材与制作工艺制作普通的 S 型 21 弦中国古筝的试制成功,并确定了日本筝制作工艺运用在中国筝制作上的种种可能性后,设计者毛丫决定了“筝体用日本工艺,筝弦及筝柱用中国工艺”中日合作制作方案,并于 2013 年 9 月作为东京艺术学的讲师,向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振兴学会提交了国家科研经费的申请,继而顺利取得了从2014 年 4 月 1 日起,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截项的三年科研经费。
最终于 2017年 3 月 15 日在东京艺术大学第六音乐厅,以毛丫原创器乐音乐剧的形式,将过渡期的日本工艺制 S 型 21 弦古筝和完成期的中日合作科研成果 WS 双排移柱转调筝同时进行了公开发表。
【2017年3月科研成果WS双排移柱转调筝亮相毛丫原创器乐音乐剧《老北京胡同》】
二 外观构造:
全长 165cm。筝柱双排列,1∼12 弦为第一列;13∼21 弦为第二列。与筝柱排列相对应,后岳山也分为前后交错两段,呈双 S 型。前岳山无穿弦孔。
三 基本定弦与转调原理
与普通“S 型 21 弦古筝”同样,采用五声音阶定弦,以 D 调为基础。但与之不同的是,“WS双排移柱转调筝”在基本保持原有乐器全長尺寸的同时,通过将筝柱分为两列排置的形式,最大程度上拉宽了每两个筝柱间的距离,为每条弦的筝柱移动留出充分的移动位置。即不论音程关系为大二度或为小三度,两条弦之间均留有一个半音位置。其中,小三度关系的两条弦之间所存在的两个半音共用一个位置,根据需要决定选择低音上调或高音下调取得所需要的半音。在最初调 D 调定弦时,均匀排放筝柱,使每两个筝柱之间保持一个半音的距离,通过拧动弦轴将音高调准。在基本定弦确定后,以单音移柱作为主要的转调方法。
四 特征
① 转调不同拧弦轴,基本解决了在同一舞台上由于乐曲定弦不同而不得不使用多台筝的繁琐。
通过拉宽每两个筝柱间的距离,极大程度的保持(还原)了筝柱原有的“可移动性”功能,保持(还原)了筝这件乐器原本所具有的“使用可动性弦柱改变音高”的乐器构造特征。在筝柱的移动位置(支弦点)上保证了十二半音中十个音的自然音位,与只有 21 个自然支弦点的普通 21 弦筝相比,WS 双排移柱转调筝具有 41 个自然支弦点,从而大幅度拓宽了演奏中的可转调性,同时也为乐曲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不同定弦的乐曲连续演奏时,其优势尤为显著。即在 D 调基本定弦调试好后, 不但五声调式间的转调无需拧弦轴可快速完成,而且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间的转换也只需移动筝柱,并且可以在⼀分半左右迅速完成。WS 双排移柱转调筝的开发设计者毛丫,已在 2016年 11 月 5 日于东京艺术大学第 6 音乐厅公开举办的日本国家科研项目成果中间发表会上,通过自身的演示得以证实,并在多次国内外演出上使用得以实践。当时中间发表会上的演奏曲目顺序为:百花引(五声 D 调)→崖山哀(五声 G 调)→西域随想(特殊定弦)→华丽(七声)→苍歌引(特殊定弦),全部乐曲使用一台筝完成连续演奏。
【2016 年 11 月于科研项目成果中间发表会节目单内容节选】
② 转调前后的音色、张力均衡,变化幅度小,音准稳定。
对于不含半音的五声音阶定弦的古筝而言,转调问题始终是一个令演奏者和作曲者头疼的难题。纵观建国后的古筝乐器改革发展史,转调筝的开发也是一条主要的轨迹,其开始年代大致与拓宽音域的开始年代相同。音域拓宽至21 弦大致是在 70 年代末就已定型并得到普遍推广乃至成为全国性统一形制,与之相比转调筝的开发至今仍走在艰难的道路上。
以往的转调筝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张力转调;一种是截弦转调。首先张力转调,由于中国筝的琴弦有钢丝部分,而且金属弦与纯尼龙弦的张力特性不同在于,金属弦一旦被拉开张力后, 如不经过微调,单纯靠机械性的瞬间放松很难做到音准百分之百的还原,因此便会出现经过几次连续转调后 21 条弦整体音不准的现象。其次截弦转调,这种转调方法更加符合筝的乐器构造,但遗憾的是以往的转调筝在开发当时的主要着眼点是用与乐团,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同时改变几个不同八度的音,因此采取的方法大多与张力转调筝相同,即在筝体上附加了金属器械,从而改变(破坏)了乐器整体的震动平衡,导致音色音质的本质性改变。
WS 双排移柱转调筝借前车之鉴,根据当代古筝的主要乐曲形式,设计基点建立在以独奏乐器为前提,依据遵循古筝的“a.箱体式构造的乐器主体的整体共鸣性、b.有接触面板起到直接传导声音的可移动式琴柱”这两大乐器构造特性,最大程度上保持古筝的原有形制与音色。
因设计原理是在保持古筝的原有构造基础上,根据比例整体拓宽了有效弦距,转调时只是在有效弦段的正常震动范围内改变筝柱支撑位置,无需琴弦的自身张力,并且每个音高改变都是通过演奏者自身的听觉判断完成的,所以可以基本保证音色与音准的稳定性。
③可演奏乐曲类型覆盖率宽泛。
WS 双排柱转调筝的设计,是基于设计者本人通过执笔博士论文时对中日两国筝乐器改革的比较研究,加之多年旅居海外演出时对转调局限性的深刻感受,故当初的设计目的是: 在不改变现有古筝的所有特点基础上解决转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则是:旨在完善古筝,而不是开发新乐器,即在可以自由完成七声及特殊定弦的同时,必须要能一如既往地演奏传统曲目。
可以说这个原则也是在研制过程中决定了 WS 双排移柱转调筝的基本定弦、筝柱间距,以及如何设定两列筝码的转换弦位的核心性考虑因素。其原因是,在传统筝曲中特别是陕西筝曲中大量使用的八度按音,不能因为筝柱间距的加大导致无法演奏。这也是在上述科研项目成果中间发表会的选曲中,设计者特意演奏的陕西筝曲百花引的原因。
④易上手,几乎无需特殊练习。
虽然筝柱排列有所改变,但因基本定弦不变,有效弦距范围从视觉上与普通 21 弦筝相差不大,所以只需稍加适应便可驾驭自如。
五 尚待完善的问题点
虽已可以达到舞台使用的水准,但中音区(6∼11弦)的琴弦张力及音色仍略显欠佳,有待进一步完善。
毛丫 写于东京
2018 年 9 月 17日
评论1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