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3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文革时期的筝乐艺术
作者:王英睿
导读:王英睿
在中国当代筝乐历史的研究中,对于“文革”这一时段是个空白。因为资料匮乏而避而不谈,或者干脆予以忽略。并且对于文革期间的作品往往冠以“外在,僵化”之类的标签。十年间,在古筝这一页历史上真的是无所作为吗?事实上,文革时期的筝乐艺术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历史中不仅不是一个空白,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一、 活动概况
文革头三年间(1966年~1969年),筝同其它民族乐器一样:高校停止招生,学习人数锐减,乐曲创作几近空白。
70年代初,政治形式相对略显好转,许多革命歌曲被改编为筝曲。专业团体、高校教育中筝乐活动受到极大限制,但古筝依然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或是为革命歌曲、样板戏伴奏;或是进行独奏。
与筝乐相关的各种活动有:
“筝、琴、瑟改革小组”(自1973成立至1977年解散)主要进行乐器的改革与试奏,意图解决筝的转调问题。因为调动了当时一部分顶级的专业人士从事改革与创作因而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意义。
“录音录相小组”主要任务是调动全国文艺界顶尖人物来京录音录相,为领袖服务。其间演奏家从事“器乐声腔化”试验很有意义。项斯华根据京剧唱段移植了《文姬归汉》、《捉放宿店》、《卧龙吊孝》、《逍遥津》等作品。
二、创作上的意外收获
由声乐曲或民歌改编而来(占主体);
移植古琴曲;
移植戏曲唱段;
为转调筝而作。
三、分析与评价
(一)创作繁荣的原因
首先,筝在主观上已具备繁荣的条件。这时乐器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绩,21弦S型筝的形制基本定型并推广应用,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且,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以张燕、王昌元、项斯华、范上娥、孙文妍等为代表的青年演奏家,成为这一时期创作及演出的主体。她们在继承浙派传统筝乐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
其次,客观上政策和舆论导向为古筝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二)总结与评价
文革时期的筝乐艺术因处于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之下而独具特色。并且由于种种“机缘”,这件乐器从此历史时段开始逐渐在当代民乐中“脱颖而出”。尽管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很多限制,且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烙印,但因为创作主体集合了当时业界精英,无论是在作品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对其后的创作亦产生很大影响。
文革对于当代筝乐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带来深刻的负面影响:
“十年浩劫”切断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挖掘继承传统的脉搏。在响应“高快硬响”的政治要求以及所谓“现代化”的号召之下,中国当代筝乐发展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技法至上的倾向。
曲目欣赏:
点击阅读原文: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