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追求 刻意创新
——浙江古筝家王巽之
本期导读
孙文妍 何小栋
王巽之先生1899年1月20日生于浙江杭州市。原名王其昌,又名王昌,别号逊之。王巽之的父亲为前清秀才,擅长书画,家无恒产,以做家庭教师和卖书画为生,是一位在文化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知识分子。其次子王巽之自幼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薰陶,曾随父亲学习书画,后又寻师访友学习民族器乐演奏。从事盐业买卖的蒋荫椿先生是其古筝的启蒙导师。
1925年前,王巽之是杭州国乐研究社的会员,当时该社还有吴毅丞、朱又雪、王云九、蒋荫椿等二十余人。他们都是当时江南民乐界的高手,擅长演奏《华氏琵琶十三大套》及民间流传的丝竹乐。
因工作关系,1923年起,王巽之经常辗转于上海、杭州之间。在上海期间,他也经常出入音乐场合,积极参与上海、杭州国乐界的音乐交流,与上海国乐界的程午加往来密切。1925年他应邀加入程午加创办的上海储蓄会“俭德国乐团”,长期任该团的国乐指导,同时,将《高山流水》、《灯月交辉》、《小霓裳》等三首杭州名曲介绍给上海国乐界。当时,王、程二人小瑟和琵琶合奏的《高山流水》堪称一绝。王巽之又曾邀请吴毅丞来“俭德国乐团”弹琵琶,朱又雪、王云用二胡、扬琴合奏。
1935年在清平集复会
演出中洞箫独奏《宫苑思春》
1935年,上海各丝竹团体为庆贺兄弟团体“清平集”复会,组织了一次音乐集会。各团体及民间器乐演奏名家纷纷献艺助兴,其中就有王巽之的洞箫独奏《宫苑思春》。由于他在丝竹界颇负盛名,1927年6月至7月间曾被南京戏剧音乐学校聘去协助筹备国乐部分的工作。王巽之在重庆期间,1942至1943年间,曾多次在嘉陵宾馆参加招待外宾的演出活动。1947年11月返回上海任职后,他又与程午加、郑石生、吴成梁等,以国华银行职员为主体组建了“华光国乐会”,开展经常性地和乐及演出活动。曾去佛音电台演奏《满庭芳》、《小霓裳》、《高山流水》、《鹧鸪飞》、《击鼓催花》等曲。
从左至右孙文妍、王巽之、项斯华
1956年,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成立民族音乐系,王巽之被聘为古筝及三弦专业教师,从此他专务古筝艺术的研究与教学。经过多年的努力,王巽之领导他的三位学生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在1961年编写出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古筝教程(共七册),分练习曲、基础练习、乐曲三大类。他以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和较高的文艺素养,成为创建“浙江筝艺流派”(原名浙江筝艺)的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以后,王巽之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了张燕、王昌元、魏宏宁、郭雪君等学生。
1961年,王巽之与学生共同编著的《浙江传统筝曲教程》
浙江筝目前已成为我国各大筝艺流派的后起之秀,以其独特的风采,屹立于祖国各派筝艺之林。王巽之先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浙派的创建和形成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在事业上的成功之诀在于: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对待艺术刻意创新、善于吸收诸家之长、在学术探索上,对待青年学生大胆放手、鼓励出新。王巽之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972年11月,王巽之在上海不幸病逝,终年72岁。
本文作者介绍
孙文妍
古筝教育家、演奏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蒙古国大学古筝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上海国乐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丝竹”传承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派古筝艺术”项目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
一九五五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筝专业,一九六五年自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并留院担任古筝专业教师直至退休。
在上音近七十年的古筝教学中,培养了千余名中外教学与演奏人才,曾多次获得的全国性古筝比赛的“园丁奖”,2013年中国古筝专业委员会的“杰出贡献奖”,及上音的教学优秀奖;2015年获中国音协古筝协会的“中国古筝杰出成就奖”;2021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2021年获“一带一路”国际筝乐学术交流季项目组“古筝艺术终身成就奖”。
1971年起发起与参加组建上海音乐学院丝弦五重奏小组、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乐团、全国与香港地区的首届古筝考级、东方古筝研究会与文化部全国青少年《东方杯》比赛的工作。
1985年起与丈夫何宝泉合作分别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地区编写与出版了《中国古筝教程》、《上海音乐学院考级曲集》等十余本古筝教程,并独立撰写与发表古筝、江南丝竹与民乐的文章约四十余篇。
何小栋
上海国乐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市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传承人
自幼随父(何宝泉)母(孙文妍)习筝,2014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和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发行古筝CD专辑《怀古》。2019年与孙文妍教授一起撰写、录制《江南丝竹艺术》的教学视频共八讲。
点击查看原文:
评论1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