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何育斋 成于罗九香
——百年“客家筝派”的梳理与总结
高百坚
2008扬州筝会,蒙陈安华教授厚爱,赠新书二部《“客家筝派”本源论萃》①、《何育斋传谱面授·何松演奏客家筝曲》②(附《何育斋筝谱遗稿》),这是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客家筝派”专箸,它以翔实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原生态的音响,填补了中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一项空白,它的出版发行对“客家筝派”的传承与弘扬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客家筝派”本源论萃》集众多著名学者、筝家论文之大成,从中可以窥见“客家筝派”的生态环境、传播、流派风格及“客家筝派”在中国民族音乐的位置和贡献。客家筝曲是广东汉乐长期和乐中孕育出来的“清乐”,它的“源”是中州古乐,为华夏正声。它是中原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交融、演化而产生的古筝流派。客家筝“承秦筝正统,传太古遗音”,又有鲜明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是“儒表道里的养生、养德、养性之乐”。
与所有传统古筝流派一样,客家筝初始流行民间,口传身授,自流自放,未成气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埔乐圣”何育斋改写了客家筝史,使客家筝从散漫走向有序。他将流传于民间的《中州古调》23首,《汉皋旧谱》37首乐曲整理成册,使乐谱准确、规范,成为客家筝曲本源和传授弟子的教科书;他首创声字并用《工尺谐声字谱》供弟吟唱练习,这些变音读法以中原古韵为据,确切地、真实地使古代民间音韵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体现客家筝的演奏风格;他编著的《弹筝八法》是一套完整的弹筝法则,开客家筝演奏法之先河;他极力倡导“乐与人和”理念,并先后在穗、沪两地成立《潮梅音乐社》、《逸响国乐社》,通过“和弦索”,传授汉乐和客家筝艺术,推动民族音乐的南北交流;他编辑《词曲拾遗》、《小曲汇存》,吸收外来音乐,丰富和充实广东汉乐。
如果说何育斋先生是开创“客家筝派”的先躯,那么,“客家筝一代宗师范”罗九香先生则是“客家筝派”主要继承人和推行者。罗九香先生以其超凡的音乐天赋,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几十年如一日于筝坛默默耕耘,把何育斋先生开拓的广东汉乐和客家筝乐推向更高的境界。他创造客家筝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四个第一:是他第一位在国家舞台上向全世界介绍广东汉乐和客家筝艺术,使这一鲜为人知的中州古乐为世人所共识;是他第一位在音乐高校教授客家筝,培养了陈安华、何宝泉、史兆元等一批非客属专家、教授,使传播更加广远;是他第一位将客家筝曲列入音乐高校古筝教材,使客家筝真正从民间走上高等学府;是他第一位将客家筝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古琴美学理论运用么古筝艺术中,填补了古筝美学理论的空白,创造性地发展了客家筝演奏艺术的理论规范。《“客家筝派”本源论萃》推介中言:“‘客家筝派’的形成,始于何育斋成于罗九香。”言简意赅,准确地向读者勾画出“客家筝派”生成、弘扬和发展的轨迹。
《何育斋传谱面授·何松演奏客家筝曲》附《何育斋筝谱遗稿》是何松先生的遗作和绝响。何松先生是何育斋先生的孙子,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从小接受汉乐文化的熏陶。十三岁在祖父手把手指点下学筝并露头角,二十岁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古筝也束之高阁。出于对客家筝的热爱和弘扬祖先筝艺的责任,先生于86年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后重操筝弦,希望把儿时所学勤练复原。撰写论文,力图在理论上提升客家筝的品位。鉴于何育斋先生生前没有留下音响资料,何松先生儿时得其祖父之真传,后远离筝坛,未受外来风格影响,头脑一片净土,对客家筝旋律、韵味记忆犹新,对何育斋先生演奏风格把握准确,在陈安华教授倡议下,何老于耋耋之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四年,成功录下由何育斋先生传谱面授客家筝曲十六首和一首“四大软”(四曲联弹)并附筝谱,交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不幸的是,何松先生为筹办何育斋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会,操劳过度,事有不遂,撒手人世。何老走了,他给后人留下了无价之宝--《何松演奏客家筝曲》光盘,诚如该书序言道;“这张光盘确实来之不易,是一部珍品,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演奏水平的高低,而在于它反映了客家古筝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现状,并提供研究何育斋先生古筝艺术的重要参考。”值得一提的是,《何育斋传谱面授·何松演奏客家筝曲》的问世,陈安华教授父女功不可没。当今社会浮燥,陈教授返朴归真,强调传统根基,潜心理论研究,为抢救客家筝乐文化遗产,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其仁心,其义举,实我辈学习之表率也。
走进新世纪,我们欣喜地看到,“客家筝派”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文献整理等成绩斐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埔“广东汉乐”中指标性品种客家筝在众同仁的精心呵护下,一定会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绽放更娇艳的花朵。
………
①罗伟雄主编,《“客家筝派”本源论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6。
②何松整理、陈潇儿记谱、陈安华校订:《何育斋传谱面授·何松演奏客家筝曲》(附《何育斋筝谱遗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5。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