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雅韵 筝坛奇葩
冯卉曾宝翠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潮州筝乐的艺术魅力,纪念为中国古筝艺术作出重要贡献的已故潮汕古筝名家高哲睿先生,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主办的“潮韵”── 纪念古筝家高哲睿先生潮筝演奏会于2001年8月30日晚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隆重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筝家(赴京参加中国音协古筝学会理事会的当地理事)及首都音乐界、新闻界一千多人出席了音乐会。
高哲睿1920出生于广东澄海高氏名门望族,精医术,擅古筝。先生是澄海古筝南北交流的奠基人,在50年代就与古筝大师曹正教授交往,共同切磋筝艺,揭开了澄海古筝南北交流的序幕。先生视古筝为第二生命,在曹正教授的倡导下,潜心古筝和潮乐的研究,治学严谨,专心致志,在古筝的演奏艺术和理论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为海内外筝界所瞩目。这次纪念高先生的演奏会,使首都观众亲自感受到高先生的弟子在潮韵筝艺中所表现的美妙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次演奏会共演出了五首高哲睿先生的传谱曲,它源于传统,高于传统,自成风格。《寒鸦戏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筝曲,自30年代郭鹰先生在上海普及传播之后,早已成为一首流传广泛的经典筝曲。高先生在《寒鸦戏水》的处理上突出了“寒”与“戏”。 “寒”是写景,是对寒霜凛冽的自我感受;“戏”是写意,寒鸦顺应自然,不惧严寒,以寒为娱的具体表现。技法上,高先生以重吟手法,突出“寒”的意境,以“双托”、“攥”等右手弹奏技法和揉滑、上下八度连音按滑等左手按弦技法,音色跌宕、诙谐、夸张,继以“企六”推奏,手法玲珑,突出“戏”的气氛,使听众置身于一望江河、白水连天、寒鸦徘徊,点水泛波、起伏嬉戏的意境之中。
《活五调柳青娘》是一首筝界同仁非常喜爱的古典名曲、其游移不定,音韵繁复的神韵,令聆听者有深奥莫测之感。高先生运用了“滑花交加”手法把青楼女子柳青娘那哀怨缠绵、如泣如诉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活五调的音韵特点,高先生指出“活五,顾名思义,音韵起伏之谓也。虽云活五,其实字字皆也”。在本台音乐会上聆听高百坚先生的演奏,领悟高哲睿先生精辟论述,对学好古老的活五调筝曲获益良多。
《黄鹂词》一曲,凝聚着高先生的大量心血。它大胆地突破潮乐传统的“曲速三变”与和缓、级进的演奏模式,强调高低、强弱、虚实等音乐形式美的对比关系,借准确多变、细腻流畅的乐音去刻画心理感受,表现特定的艺术境界,捕捉和反映那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思绪和独特神韵。为了使演奏达到“徐徐着指,稳中求变,细腻流畅,以韵补声”的技术要求,高哲睿先生首创了“分指按弦法”,通过大、食、中三个指头的既分且合,按弦线路、力度、时间的错杂变化,使弦音能在保持原音准的基础上滑动变化,以突出古筝的个性、风格和韵味。高百坚先生在演奏中情真意切,寄弦思情,左手按音技法出神入化,各种高难度按音派生出来的独特神韵,令听众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
在这次纪念高哲睿先生演奏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潮州筝家在继承传统筝乐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高百坚先生创作的《游子思归》,按音手法繁复,乐音细腻流畅,深情、缠绵,右手弹奏手法玲珑清晰,传统技法“八度轮”和创新技法“三企六”推奏技术的运用,生动地刻画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游子思归的热切心情。青年古筝演奏家林英苹女士的《秋赋》、郑诗敏先生的三重奏《锦上添花》,在保留潮州传统特色音阶的同时,融人现代筝的表现手法,赋予传统潮乐新的艺术形象,使我们看到潮州音乐家对潮乐的弘扬与发展作出的努力!
这次演奏会多是业余筝手,他们当中有医生、职工、企业家、学生,古筝独奏杜标泉已年过花甲,而最年轻的独奏小筝手高斐斐是年方八岁的新苗。这些来自祖国潮汕地区的潮韵业余筝手尽管在现代筝乐技术的掌握上、某些乐曲的处理上还存在不足,但是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对传统筝乐的全面继承,对古筝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人感受到潮州筝美好的发展前景。愿潮州筝这朵筝苑奇葩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本文原载于《人民音乐》总第428期)
──────────────────────
冯卉:前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潮韵” ── 纪念古筝家高哲睿先生潮筝演奏会总策划。
曾宝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潮韵” ── 纪念古筝家高哲睿先生潮筝演奏会前台主任。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