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_artist

level

爱音乐

Sunshine_artist  评论了古筝曲

👍

弦·谈第八十八期《春涧流泉》

  曾经在一次赛后,听到评委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赛制要求选手演奏一首传统曲目,其中一位选手的参赛作品是《春涧流泉》,这首作品到底算传统作品吗?《春涧流泉》是已故著名潮州筝艺流派大师徐涤生先生20世纪50年代的遗作。作者根据潮州筝曲风格特点创作的,并大胆采用两手同时弹奏的技法,以优美的旋律,刻画了春天山泉从涧而下,鸟语花香的动人画面。   《春涧流泉》透露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属于传统筝曲的范畴。有明确的曲作者,并且只是以潮州筝曲为主要风格,在现代创作的。这首作品在当时还开辟了一个先锋,是筝曲创作史上第一个在左手加入和声声部的作品。所以,这首作品可是货真价实的创作作品。

国筝文化 发布

04-23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Sunshine_artist  评论了古筝曲

👍

弦·谈第六期《秋の曲》

这首作品中,三木稔在体现民族风格的同时,运用了大量当代的快速指序技法,跳脱但不张扬;而尺八则是以冷静的性格,游走在周围,显得内敛、萧瑟。筝的点状线条和尺八的线性线条,二者所呈现的“立体”声部交织,正是三木稔作品中内在张力的表现方式。他没有使用过多的花式点缀音乐,因此对演奏者来说,存在不少挑战。

国筝文化 发布

04-23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Sunshine_artist  评论了古筝曲

👍

弦·谈第一百四十六期《打雁》

提到河南筝曲,就不得不提到曹派。曹派的创立者曹东扶先生是河南筝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出身于曲艺世家,自幼随父亲学唱鼓子曲,青少年时期跟随当地多位老艺人学习演奏古筝、三弦、琵琶等,他常在书场、茶馆演唱“三国”、“水浒”等名段,世人听后拍手叫绝,他的乐器演奏也颇受欢迎,尤其是独特的“曹派”古筝艺术风格。曹老穷尽毕生的精力,将河南板头曲和鼓子曲移植改编成河南筝曲,其中许多都是河南筝派的精品之作。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由曹东扶传谱的河南筝曲《打雁》,录音由曹老的女儿李汴老师演奏。作品描写的是,在严寒的冬季,古代猎人身背猎枪出门打猎,行至沙滩时发现了雁群,便持枪射击,打中一只。伤雁一声声哀鸣,最后惨叫一声结束了生命,群雁也无奈地飞去了。这首筝曲抓住人物主角以及大雁的特征,其中还运用了拟声手法,使作品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第一段主旋律,铿锵的河南筝曲调,表现出猎人昂扬的力量,精神抖擞的出门打猎。随后是对故事的另一主角:大雁的描写。通过音阶的上下行进与滑音配合,仿佛是雁群展翅高飞,又以各种姿态疾速俯冲。之后便是猎人发现雁群,猎人欲射击,随着旋律中4的连续上滑以及不断加强的力度,气氛越来越紧张。在雁群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一声有力的刮奏,模仿出极有冲击的枪声,将天空中的祥和突然被打断。随后,小颤音刻画出受伤的大雁哀嚎的场景。随即,旋律中高低音区的对比,似乎是雁群的悲号声与受伤大雁的呻吟产生对比,乐曲被渲染的凄惨又悲哀。随着旋律的逐渐减弱,一个带有颤音的下滑音,强调了伤雁的呻吟越来越弱,直至死去的凄惨场景,雁群也在无奈之下继续前行......作品前一部分情绪激昂,后一部分悲哀沉重,两种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抒情、叙事融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文章参考:河南筝曲与河南板头曲和鼓子曲,王珣

国筝文化 发布

04-23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Sunshine_artist  评论了古筝曲

👍

弦·谈第五期《天山的花儿》

  青年演奏家刘乐的改编尤为独特,他将作品取名《天山的花儿》,在cctv新十大青年演奏家音乐会上首演。刘乐将作品融入拉丁音乐风格,以爵士乐为伴奏,完全颠覆了原曲优美凄凉的风格,同时综合各种演奏方式,为乐曲的呈现提供了丰满的支撑。大家喜欢一首曲子,不仅因为它好听,更在意是否以一种好的方式呈现。

国筝文化 发布

04-23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Sunshine_artist  评论了古筝曲

👍

弦·谈第一百一十三期《玲珑剔透》

  作曲家陶一陌先生的筝乐作品,是现代筝曲中的一股清流。他的作品妙在用最简单的素材,便能刻画出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意境。他知道如何能够精准拿捏作品的脉搏。在他的作品中,技术和音乐几乎是并行的。这两样东西被他很巧妙的捆绑在了一起,相辅相成。  陶先生在过去的筝乐创作中,几乎没有寻求宏大的主题,或者全面的技术和刻意求新的写法,他可能更加在意如何精确的用演奏和音符表达他的想法。这是作为演奏者的我,最直接的感受。他的作品大多不是呕心沥血式的浓烈,或者工笔式的雕琢,他拥有的独具魅力的浪漫曲风,我们称它为“写意”。今天这首作品叫做《玲珑剔透》,作品贯穿他“写意”的创作理念,素材干净不复杂,开篇的一大段单手泛音“晶莹剔透“,便是对题目的最好解读。  写意,原本是国画中一个类别,讲究“神似而形不似”。它的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绪,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陶一陌的作品也常给人这样的感觉,我们基本可以通过他的描绘手法,领会作品的意象。音乐不难理解,却又耐人寻味。  对于演奏技法的使用,陶先生总是别处心裁。一些技法在其他作曲家手中,可能仅仅会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存在,或者以点缀的方式出现。而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技法可以成为他作品的主干,甚至支撑起一部作品,这些写法令人感到意外,却又妙不可言。  就像他广为流传的作品《风之猎》,双手点奏占据作品2/3的篇幅,但即便技法单一,猎人与猎物追逐和周旋的画面却都被生动的展现。《层层水澜》也是如此,全曲使用连绵起伏的线状织体,来表达水的意境。看似没有绚烂的技法堆积在一起,但水错综复杂的形态和背后的哲理,又恰如其分展现。  而在这首《玲珑剔透》中,使用大篇幅的泛音、肉指,营造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境。这种用法在其它作品中很少见到,通常泛音、肉指弹奏都以点缀的方式出现。在陶先生的手下,同样的技法被变换的淋漓尽致,没有自我设限,只有是否恰当。这些技法和音乐相互成就对方。如果想要表达出空灵、纯净的效果,则必须将每个泛音都表达的饱满通透;如果能将泛音通透的表达,那么在音乐的表达上算又靠近了一步。  这些看起来不繁复的作品,演奏起来并不省心,陶一陌先生深谙如何挑战演奏者,在这些作品里把技术和音乐全都抛向演奏者,回家练去吧。通过技术追寻音乐内容,陶先生实在是有一手。

国筝文化 发布

04-23
0 0
登录 后方可评论

TA关注的人

TA的粉丝

暂无粉丝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