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中国音乐大典》建设研讨会


6月6日上午,在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上,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中国音乐大典》建设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大典》主编、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王黎光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教授出席会议。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院校、各大艺术院团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齐琨

《中国音乐大典》总编辑部主任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副主编


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大典》总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副主编齐琨教授主持。她简要介绍了《中国音乐大典》编辑部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的情况,指出《中国音乐大典》成果已经以纸质出版的形式陆续与读者见面。希望与会专家们以研讨的形式对《中国音乐大典》这项旷世编纂工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为建设中国音乐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樊祖荫

《中国音乐大典》审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


《中国音乐大典》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樊祖荫教授作了题为《音乐里的中国,音乐里的世界——〈中国音乐大典·总目〉出版的价值与启示》的发言。他指出,《中国音乐大典·总目》的编纂出版擘画出中国音乐的新图景,将极大地促进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戴嘉枋

《中国音乐大典》审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


《中国音乐大典》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戴嘉枋教授在题为《我有幸见证了它踏出的第一步——贺〈中国音乐大典·总目〉出版》的发言中肯定了《中国音乐大典》“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价值,并对《中国音乐大典》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俞人豪

《中国音乐大典》审定委员会委员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原社长


《中国音乐大典》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原社长俞人豪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乐派”的奠基礼——写在〈中国音乐大典·文论编〉出版之时》的发言。他认为,目前已经出版的《中国音乐大典·文论编》收录了图书和论文的目录,为《中国音乐大典》奠定了良好的开篇。


赵志安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赵志安教授在题为《新媒体时代音乐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传播、运营刍议》的发言中指出,《中国音乐大典》是集中国古今音乐成果资源大成的文献巨典,其编纂和出版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他还以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的服务平台为例,阐述了新媒体时代音乐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运营传播等问题。


包爱军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包爱军教授作了题为《薪火赓续,高远、深远、久远》的发言,指出《中国音乐大典》是中国音乐发展历程中谱写的重要乐章,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举。其主旨高远、意义深远、影响久远,对“中国乐派”建设、高峰作品创演、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


李宏锋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李宏锋研究员作了题为《传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再利用——以基于“原型—类型化”理念的曲牌音乐库建构为例》的发言。他指出,《中国音乐大典》是新时代音乐学人回望中国音乐历程、系统整理既有学术资料和理论成果的集大成之作。未来中国音乐的“典籍化”建设可立足各民族丰富的传统音乐资源,基于“原型—类型化”理念建构传统音乐的曲牌、曲调类型基因库,形成中国音乐独特的“旋律典”“节奏典”“音色典”等,为学术研究、创作实践和教育传承提供优质高效资源,不断推进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化建设。


本次《中国音乐大典》建设研讨会引发了来自全国各高校和各大艺术院团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中国音乐大典》在理论研究、表演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对建设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和对中国音乐长远发展承前启后的意义,希望《中国音乐大典》的编纂出版为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1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