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 | 首届筝团联盟专场音乐会 I 全场集锦

业界盛事,筝韵流长。6月13日晚7:30,第三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迎来了首届筝团联盟专场音乐会 I。本场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内准时举行,共有12支筝团亮相出席,并带着各自的代表作品逐一登台献艺。



长江头是川江,长江尾是黄浦江,一江连接了四川和上海。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的重要日程,首届筝团联盟专场音乐会1的开场曲目便是《川江情》。“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乐曲采用了川江上渔歌:大号子及小号子的素材,以鲜明、粗犷的川江号子为主题,描绘了川江船工豪迈、朴实、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川江情》作曲:周成龙

四川音乐学院蜀音筝乐团:张雅雯 何芸 靳添 任艺舟 黄丽瑾 董奕君

指导教师:焦力

打击乐演奏:郭笑雨


《寒鸦戏水》是在有唐宋大曲遗风的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六十八板乐曲。由陈海吾传谱,陈安华先生整理记谱并收录于《中国岭南筝谱》。乐曲借寒鸦在水中悠然自在地漫游追逐嬉戏的情景,展示人们不畏艰辛向上奋博的乐观精神。此次音乐会选用的版本是由青年作曲家、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陈思昂先生重新编配的古筝四重奏。在保留传统音乐风格,植根岭南的同时,加入多元的现代作曲元素,力求达到传统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和贯通。


《寒碧戏水》潮州筝曲 陈海吾传

陈安华整理 编配:陈思昂

星海音乐学院岭之南古筝室内乐团:胡钰敏 邓思敏 张惠妍 刘婉萱

指导教师:陈蔚旻


《西凉沙影》是一首和西域相关的音乐作品,作为指导老师也是作曲者的任洁根据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的诗意而作,遥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的意境创作。有着西域特有的热烈狂放,还带有一丝忧郁和惆怅。作品曾获得2020年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2021年获得江苏省“文华奖”,2022年获得江苏省艺术基金扶持。


《西凉沙影》作曲:任洁

南京艺术学院墨语筝乐团:张果晗 董爱莲 白佳伟 张伊美萱 王盈心 王铮舒 朱可馨 刘彧嘉 朱珈逸

指导教师:任洁


爵士乐源自美国南部非裔人士的即兴创作,从二十世纪初年崛起之后,随即融入西方古典音乐与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中,成为近代最富特色的音乐风格之一。作曲者樊慰慈教授曾在美国留学,平日喜将爵士乐做为生活空间的背景,并很自然地在其部分作品里流露出些许爵士乐的色彩。在这首《克拉克爵士》中可以听到许多非常奇怪的“声音”,而创作概念则结合了作曲者各有所本的三项爱好,将“肖邦”与“爵士”巧妙地融入到筝乐创作中,充分展现了古筝这件乐器的旋律之美、和声之美以及音响之美,是非常具有探索性的作品。


《克拉克爵士》作曲;樊慰慈

筝艺之妍重奏团:冯珮瑜 陈品谦 陈宛琳 陈佳怜 陈婉霓 董彦彬

指导教师:樊慰慈 黄文玲


充满张力和深情的《库玛哈主题幻想曲》,此曲由黑龙江鄂伦春族柬达仁分支的《库玛哈之歌》、萨满调分支的《求神》以及顾冠仁先生改编的轻音乐《库玛哈》这三首乐曲中的旋律材料连缀而成。柬达仁是鄂伦春民歌中山歌与小调的总称,库玛哈是鄂伦春语,即“鹿”。《库玛哈之歌》原是描述母鹿弥留之际对小鹿的安危予以嘱托和指引,希望小鹿安全地找到它的父亲一一鹿群的七茸鹿王的故事。本曲借用了《库马哈之歌》的旋律素材,描写萨满祭司与篝火仪式的热闹场面和神秘过程,旋律与节奏具有较强的舞蹈性与抒情性,而非原曲强烈的悲剧性。


《库玛哈主题幻想曲》作曲:李丰凯

沈阳音乐学院娜妮筝乐团:何嘉诚 吴伟强 于扬威 陈浩 王浩伊

指导教师:杨娜妮


由年轻的作曲家李舒婷创作的《紫禁·瑶光》,在音乐中除了传统的帝王之气、文化之气外,还有一种青春的气息。古以紫薇恒星座比喻帝居,故称皇宫为“紫禁”。  “瑶”有美玉之意。此曲编制以传统筝为基础,加入七声弦制古筝与复原古乐器“筑”、“轧筝”,以此丰富乐曲的色彩与音响,同时意在表达古代宫廷音乐之“风雅”。此曲以宫廷和瑶光(玉之光采)为创作灵感,意在颂扬“君子”如“玉”般的美好品质。


《紫禁·瑶光》作曲:李舒婷 编配:吉炜

中央音乐学院吉炜筝团:姚静仪 刘豫茜 李舒婷 张国钰 巴雨琛 赵若言

指导教师:吉炜

打击乐演奏:岳宸如


《秋望》“长安秋望”一一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此曲取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绝句《长安秋望》之意,将长安鼓乐的曲牌音乐与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巧妙结合,琴声绵延,在古筝的演奏技法及表现能力上进行了有意的尝试和探索,这首乐曲风格古朴典雅,意境深邃而悠远。


《秋望》作曲:周煜国

上海大学明珠筝乐团:贺怡雯 陈婧 俞苏畅

指导教师:邱玥


由朝鲜族作曲家方权一创作,在《皖风诗语》这首作品里面,我们既可以感觉到这个朝鲜族作曲家基因里的优美和节奏感,也可以体会到曲作者长期在安徽生活之后,周边环境所给与他的细腻与风雅。石板老街、粉墙黛瓦,聆听着房前屋后潺潺的溪水声,漫步在曲径通幽绵长的巷子里,感受着白墙黑瓦、缕缕炊烟。此曲创作于2020年5月,作曲家在安徽民间音乐中提取了音乐素材,以古筝重奏的形式来展现一片美好的烟雨江南。作品曾获安徽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创作奖”。


《皖风诗语》作曲:方权一

安徽师范大学皖风筝乐团:许嫣然 周余馨 胡轲然 齐韦洁 梁倩怡 韩玉伟

指导教师:李庆丰


《雨听》为古筝独奏《听雨》之姊妹曲,灵感来自宋朝文人蒋捷的一首词'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以倒叙的手法,有变化地展现三种强烈对比的音乐气氛,亦是三幅象征性的声音画面,以不同的层次去表达三种情景:少年、中年、老年。与古筝独奏《听雨》风格类同,作品结构一致,但声调句法,和声处理都是两个模样  ,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与别不同的听觉享受。


《雨听》作曲:麦伟铸

香港演艺学院筝乐团:黄芷茵 方亨琳 张璇 陈嘉文 土雨田 黄晓曦 张皓丰 周栩铭 司徒淑清

指导教师:许菱子


《境》作品的立意来源于五言绝句《辛夷坞》读后有感。全诗短短四句,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使诗的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境》作曲:冯季勇

天津音乐学院筝乐团:李馨悦 李坤泽 吕宝媛 张育萌 娄潇涵 高媛紫

指导教师:杨益


《和春三章》唐代有篇无题诗在春来时节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和风沐雨,花香氤氲天地间,丝弦声声韵染千里使人不禁起舞翩翩。乐曲通过用古筝八重奏的形式结合具有时代性的色彩及律动来刻画这些美妙的画面。全曲分为三段【点描——雨】【灵动——风】【律动——舞】。这首作品是2023年作曲家应“和风韶华筝乐团”委约而作。


《和春三章》作曲:张梦

上海音乐学院和风韶华筝乐团:黄汝钰 谢妙纯 周阳霏 张雨彤 李佩雯 张诗悦 孙嘉怡 高雨欣

指导教师:罗晶


《绿·风》作品改编自民族管弦乐组曲《七彩之和》I《绿·风之歌》。乐曲运用优美的旋律为主题,以蒙古大草原为背景,通过模仿呼麦、马头琴等特殊音色及演奏员的哼鸣声,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自然的风声。描写了草原的景色和牧民们在草原上放牧、载歌载舞的情景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绿·风》作曲:张朝 改编:周展盛秧

浙江音乐学院翡翠筝团:楼琳 潘俏慧 王亦微 董静怡 邢依桐 叶嘉琦 张一鸣 黄栩瑶 金钰 钱忆清 王梓懿 董思绮

打击乐演奏:张皓博

指导教师:周展 盛秧


敬请期待


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艺术周,首届筝团联盟专场音乐会 II 



“全国筝团联盟展演音乐会II”中国古筝网将继续进行全程直播,欢迎广大筝友们届时收看。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