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秦文琛独奏作品专场音乐会》将于6月16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音乐会的曲目包括:琵琶独奏《琵琶辞》,大提琴独奏《遥》,钢琴独奏《幻想舞曲》,筝独奏《太阳的影子IV》,为一只E调竹笛而作的《咏笛》以及两首筝独奏曲《吹响的经幡》《风中的圣咏》。音乐会由著名演奏家兰维薇、莫漠、安天旭、宋心馨、范临风、刘文佳演奏(按演出顺序)。
曲目介绍
《琵琶辞》(2006)
《琵琶辞》 创作于2006年, 2008年由兰维薇首演。乐曲开始的泛音象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斑斓的光彩。之后如涓涓溪流汇集成大河,奔向大海而归于平静。
《遥》(2020)
为大提琴而作的《遥》 创作于2020年,旨在悼念因病毒逝去的人们,全曲由六个短小的片段组成:
主题
变奏Ⅰ 古老的悼歌
变奏Ⅱ 大地之夜
间奏
变奏 Ⅲ 最后的诗
尾声:遥
《幻想舞曲》(2016)
《幻想舞曲》是2016年受首届鲁宾斯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委托创作的。该曲由“钟声” “被风吹散的光影”“大地上的舞—由远而近”“空弦上的装饰音”“狂野的舞”“钟声”等六个短小的音乐段落组成。贯穿在音乐中的小三、大三度音程特征取自于中国的民间音乐。
《太阳的影子Ⅳ》(2000)
为独奏古筝而作的《太阳的影子Ⅳ》创作于2000年,共有五个部分:籁――长调――静谧与光--行云――弦子上的歌(演奏时,段落之间并不停顿)。这五个部分有各自不同的意境,而每一个部分又都和数字“9”有关。比如:在第一部分:“籁”中,共有36(4×9)个声响,色彩各异。
《太阳的影子Ⅳ》仿佛是一首童年的梦幻曲,有些情景稍纵即逝,再也无法找到。在“静谧与光”和“行云”中,古筝应用了很多特殊的奏法,有强烈的光感。“弦子上的歌” 模仿了蒙古四胡抹音的奏法,强调其民间和古朴的韵味。
《咏笛》(2019)
为一支竹笛而作的《咏笛》,意象来自唐代诗人崔橹《闻笛》中的诗句:“横玉叫云天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乐曲以飘逸的音响、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节奏展现了一支竹笛在空间中的音响变化。全曲要求演奏一气呵成。
《吹响的经幡》《风中的圣咏》(2011)
《吹响的经幡》和《风中的圣咏》均选自《向远方-为中国乐器而作的30首室内乐曲集》,是为独奏古筝而作的姊妹篇。两首作品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定弦:即将古筝的21根弦调成了带有微分音的单音,这些音在四个八度的范围内被分成了五组。《吹响的经幡》在音高上侧重于琴码右边的单音。全曲用琴弓拉奏,古筝也因此获得了非常丰富的音色变化。拉奏不仅能获得拉弦乐的柔韧性,还具有了铜管乐器的张力和气势,加之微分音之间产生出来的“扩张感”,使该曲具有了一种强烈的音响色彩。
《风中的圣咏》音高材料主要源于琴码左边的古调式音阶。该曲除了纯净的音响外,还有一种模糊、神秘的“合唱”贯穿于全曲。
作曲家 秦文琛
秦文琛,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副校长。
秦文琛是备受关注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意大利《音乐路径》评论他为“当代管弦乐界的杰出作曲家,其作品可以被视为东西融合这条富有发展潜力道路上的一个参照点”,英国《留声机》杂志评论:“秦文琛富有魔力的音乐很难用语言文字予以评价”。
近年来,包括柏林交响乐团、波恩贝多芬国际音乐节、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法国国家电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众多国内外乐团、音乐节和电台委托秦文琛创作,已有百余支国内外乐团在世界范围广泛上演过他的作品,其中包括法国Intercontemporain 乐团、德国Recherche现代乐团、柏林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Antidogma欧洲现代乐团、日本东京都爱乐乐团、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荷兰新乐团、斯图加特室内交响乐团、瑞士凤凰室内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波兰华沙爱乐—国家交响乐团以及上海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等众多中国乐团。德国北部电台(NDR)、德国西部电台(WDR)、法国国家电台(Radio France)、瑞士电台、柏林电台(RBB)、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BR)、奥地利国家电台(ORF)以及数量众多的国际音乐节都曾安排秦文琛的作品上演。
主要作品包括:《五月的圣途》等管弦乐作品20余部;《幽歌》系列(1990~)、《地平线上的五首歌》《太阳的影子》系列(1987~)、《唤起记忆的声音》系列(2006~)等室内乐作品40余部以及《向远方 —为中国乐器而作的30首作品集》(2010/11)等等。
秦文琛是国际著名音乐出版社—Sikorski Musikverlag的签约作曲家,其全部作品由该公司出版并在全球代理。
《遥》乐谱首页
《太阳的影子Ⅳ》手稿
演奏家(演出顺序)
兰维薇,琵琶演奏家、室内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特约评论员。
作为中国作曲家群体最为信赖的演奏家,经她首演的独奏、协奏和室内乐作品逾百部,代表作有:协奏曲《行空》《风越苍茫》《掬涛映华年》《莫愁》《汉字》《火焰·幻觉·本能》,独奏曲《琵琶辞》《冀中梆韵》,室内乐《清风静响》《琵琶弹戏——西厢记三折》等。
在《人民音乐》《中国文艺评论》《音乐周报》等刊物发表文章二十余篇,曾获第六届、第七届全国音乐评论征稿一等奖。其指导的学生亦获第三届“华乐杯”民族管弦乐优秀论文展评中获“优秀论文”。
莫漠,作为“当今中国最杰出的年轻大提琴演奏家之一”(CHIME News Bulletin 28, Jan. 2023,荷兰),莫漠近年已成为音乐会舞台上“不仅技术精湛,在艺术修养上亦造诣颇深”(《新民晚报》2021年5月,上海)的一位优秀年轻大提琴演奏家,其活力四射的演奏与优雅轻盈的独特气质已广获赞誉。
莫漠曾在中国、法国、美国多座城市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曾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长沙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美国波士顿亚裔青年交响乐团和澳门中乐团等合作上演中外大提琴名作。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莫漠先后在福州、天津、无锡举办“大提琴的时间简史”个人独奏音乐会巡演,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音乐会”,一天之内完整地演奏了巴赫为大提琴创作的全套六首无伴奏组曲;作为独奏家,分别登台“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与指挥家俞峰、杨洋及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奏秦文琛的大提琴协奏曲《黎明》(北京国家大剧院)和陈其钢为大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逝去的时光》(北京保利剧院);与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和长沙交响乐团合作,在长沙、武汉2023新年音乐会上演奏其大提琴协奏曲《卧虎藏龙》;与指挥家张国勇、杨洋和杭州爱乐乐团合作,在乐季音乐会“理查·施特劳斯的浪漫之旅”上演奏《堂·吉诃德——一个骑士性格主题的幻想曲》(杭州大剧院)在“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上演奏周天的大提琴协奏曲《水袖》(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与指挥家柴昊夫和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合作,在音乐季音乐会“俄式旋风”上演奏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云南省大剧院)。
近年莫漠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当代优秀大提琴作品的演绎与推广上,在谭盾、陈其钢、赵季平、郭文景、秦文琛、周天等的信任与支持下,多次演奏这些著名作曲家为大提琴而创作的作品;同时,莫漠也积极致力于将更多西方经典大提琴曲目呈现给中国听众,其举办的“贝多芬大提琴与钢琴作品全集”(长沙音乐厅)、“遇见法兰西·世纪之交的大提琴经典,忧患中诞生的艺术力量”(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浪漫与理性的随想”(北京国家大剧院)、“致敬巴赫——莫漠大提琴独奏音乐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乐见古典·勃拉姆斯的内心独白”(北京音乐厅)等系列独奏、重奏音乐会,皆吸引了不同城市的音乐爱好者步入音乐厅,得以亲身感受古典大提琴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
莫漠的演奏曲目不拘一格,独奏、协奏、室内乐音乐会之外,还曾在指挥家刘沙指挥下,与澳门中乐团合作演奏赵季平先生为大提琴和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庄周梦》受邀参与“古琴琴歌琴曲音乐会”,演奏古琴家吴文光先生的述作改编作品《杏花天影》《秋月照茅庐》为电影《满江红》(导演:张艺谋)录制音乐人韩红女士的电影原声配乐为话剧《雷雨》(导演:濮存昕)演奏周娟女士的原创配乐为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委约的舞蹈短片《缱绻》录制配乐(该短片入围2023美国西部舞蹈电影节)。作为创始成员之一,其与中国首个职业当代音乐团体-北京当代乐团共同录制的专辑《玉》已由拿索斯唱片公司出版发行。
莫漠出生于北京,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受邀赴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随传奇大提琴演奏大师阿尔多•帕里索特(Aldo Parisot)先生学习,后相继受教于美国著名大提琴家劳伦斯•莱瑟(Laurence Lesser)和法国著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ller)先生。在学期间,曾获得包括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大奖、库恰文斯基音乐基金会青年艺术家大奖、美国檀古屋音乐节卡尔•泽斯大提琴纪念奖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阿尔多•帕里索特大提琴演奏奖等多个奖项。莫漠的大提琴启蒙老师为中央音乐学院宋涛教授,亦曾受教于娜木拉教授。
安天旭,杰出青年钢琴演奏家。
2019年,20岁的他获得第十六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组第四名及唯一“特别奖”,“柴赛”评委会主席马祖耶夫评价他的演奏“极为轰动”和“超越年龄的成熟”。成为22年来在这一国际钢琴“奥林匹克”盛会中取得最好成绩的中国钢琴家。
与他合作的乐团包括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俄罗斯国立模范斯维特兰诺夫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奥地利Tonkünstler交响乐团、波兰克拉科夫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澳门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深圳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宁波交响乐团等。
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音乐周报等全国二十多家知名媒体和俄新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费城询问报等都对他的超凡表现进行过报道;《人民音乐》《钢琴艺术》《音乐爱好者》等多家核心期刊及杂志对他进行了专访。美国最古老的报纸之一《费城询问报》曾两度专题报道他,他是美国最悠久的古典音乐杂志《美国音乐年鉴》2021年8月月度新艺术家,世界知名钢琴专刊英国《钢琴家》杂志对他进行了专访。
2021年暑期,安天旭于一个月内在全国20个城市举办22场独奏音乐会,2022年夏季在14个城市举办独奏巡演, 2023年求学间隙与11个乐团进行了合作,均获得巨大成功。在2023/24年乐季,他与奥地利Tonkünstler乐团合作演出了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开启维也纳金色大厅首演。
2022年4月他的首张独奏专辑《Tchaikovsky、Rachmaninoff、Prokofiev》由法国Alpha古典音乐厂牌全球发行,该厂牌曾获《留声机》杂志2020年度全球最佳厂牌。英国《留声机》杂志发布了对他首张独奏CD的乐评,“他与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三位作曲家有着天然的匹配度”,专辑中柴可夫斯基的《谐谑幻想曲》堪与普列特涅夫演奏相媲美;拉赫玛尼诺夫的《肖邦主题变奏曲》完成的极为出色,“可作为顶级诠释”。法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评价“这张专辑的发行,宣告安天旭占据了专业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2023年8月17日,他的第二张专辑《安天旭: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由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全球发行,收录在“青年华人音乐家Debut系列”中,该专辑实录自安天旭于2022年8月18日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同年与青年单簧管演奏家沈恬逸合作出版了另一张室内乐专辑,并收录于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同一唱片系列之中。
参加的重要演出有:2020中国—中东欧17国国家合作新春晚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交响音乐会上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他曾参加克劳斯·贝斯勒、安德烈·伯纳塔、巴里·道格拉斯、叶菲姆·布朗夫曼、伊曼纽尔·埃克斯的大师班。2022年作为全球遴选的四位钢琴家之一,在瑞士盖扎·安达基金会的赞助下参加了普列特涅夫的钢琴-指挥大师班。2023年作为唯一受邀钢琴家全程参加奥柏林科莫湖大师班,受到杰里米·登克 、斯坦尼斯拉夫·尤丹尼奇等5位国际知名钢琴家的悉心指导。
安天旭目前正在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罗伯特·麦克唐纳教授,于今年5月毕业;还接受著名钢琴家沃斯克列辛斯基、邓泰山、阿列克谢耶夫的不定期指导。他于2022年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毕业,师从刘孟捷教授。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校友,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后以专业第一名保送升入附中,在校期间师从常桦教授。
宋心馨,现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目前我国集中国音乐界最高等级的三大赛事金奖于一身的青年古筝演奏家。先后师从中国著名筝演奏家、教育家王中山、李萌教授。
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
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金奖
中国电视最高奖“中央电视台全国民族器乐大赛”金奖
中央音乐学院建院以来唯一一位被保送的外校学生
全国艺术类院校首位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奖学金的学生
2014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新十大古筝演奏家
她曾多次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出访世界各国,也曾与荷兰阿姆斯特丹新音乐团、Atlas Academy新音乐团、俄罗斯圣彼得堡室内乐团以及世界一流管弦乐团及现代室内乐团合作。曾多次受邀在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演出并担任独奏。自2005年起,多次随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到全国各地参加演出及讲座。2008年参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民族音乐会”并受聘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青年艺术团筝乐团艺术指导。也曾在多个国际活动中为多位国家领导人演奏。由她担任主讲的中国古筝网《365在线课堂》自2010年9月开播以来,因其清新的教学风格以及规范细致的讲解示范,造成了强烈的反响,被广大网友称为“学习古筝的最佳助手”。
近年来,她的演奏经常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多次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和专题讲座。她的演奏真实自然、严谨细致,同时又饱含着丰富的内心情感张力,已然使其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生代演奏家之一。
范临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讲师,江南丝竹八大曲课程教师,“晨光学者”,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文华奖”、全国竹笛邀请赛三连冠获得者,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唐俊乔教授。
她多次受邀作为独奏与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法国尼斯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国内外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首演《苍山序》《咏笛》《归去来兮·雪山之恋》《日出东方》等十余部竹笛协奏、独奏作品,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日本三得利音乐厅等剧场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主持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音乐人工智能化记谱研究——江南丝竹为例”、晨光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辑《起风了——范临风笛箫作品专辑》《丝竹生生——范临风江南丝竹音乐专辑》。受邀为德国音频应用公司Sonuscore录制竹笛与箫的音色采样。2019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代表,在世界5G大会上,运用5G+4K技术呈现远程音乐互动教学,得到了中国工信部、教育部等相关领域部门和单位的高度认可。2023年所开设课程“江南丝竹八大曲课程”荣获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并使她荣获“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公共课)主讲教师”的称号。此外,她的学生在全国竹笛邀请赛和上海之春竹笛邀请赛等多个赛事中屡获殊荣。
刘文佳,古筝演奏家,艺术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弹拨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附中、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王中山教授、李萌教授。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院校奖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银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作曲比赛银奖,也曾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入选湖北省舞台艺术工程百人计划。
近些年来,刘文佳致力于现当代筝乐作品的创作、演奏、推广和研究工作。她与多位当代著名作曲家合作首演、录制了一批优秀的筝乐新作品和民族室内乐作品,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师生现代筝乐作品音乐会,并多次应邀在全国范围举办学术讲座,传播新音乐创作及演奏理念。她曾多次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出访欧洲、美洲及亚洲各国,在国际、国内重大音乐节中演出古筝独奏、协奏作品。她创作有《水墨淡彩》《飘风离兮,天地一沙鸥》《生·音》等多部民族器乐作品和筝乐剧场作品,出版有个人演奏暨作品专辑《阑隐花珊》,个人演奏专辑《自鸣》《生长》《暖春》《流水》。
刘文佳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曾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艺术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2013年刘文佳组建了无界筝乐剧场,探寻古筝表演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多元性。将文学、戏剧、视觉、舞蹈肢体等元素与筝乐主体相融合,几年来推出了多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原创作品,出版有剧场作品专辑《欲望的废墟》《剧场对话》。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