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
名曲欣赏 02-10 嘉宾:王中山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喜欢
手机查看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中国古筝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上楼

所属专栏:《名曲欣赏》  |  指尖的艺术  上传于2012-02-10  |  嘉宾:王中山   |1.3万次播放

相关内容1-67-1213-1819-2425-3031-3637-4243-4849-5455-6061-6667-7273-7879-8485-9091-9697-102103-108109-114115-120121-126127-132133-138139-144145-150151-156157-162163-168169-174175-180181-186187-192193-198199-204205-210211-216217-222223-228229-234235-240241-246247-252253-258259-264265-270271-276277-282283-288289-294295-300301-306307-312313-318319-324325-330331-336337-342343-348349-354355-360361-366367-372373-378379-384385-390391-396397-402403-408409-414415-420421-426427-432433-438439-444445-450451-456457-462463-468469-474475-480481-486487-492493-498499-504505-510511-513

节目介绍

    《上楼》是河南南阳板头曲中叙事性很强的一首筝曲。它与另外一首筝曲《下楼》联奏,构成了古筝作品并不多见的姊妹篇。据称,这两首乐曲取材于《西厢记》中的故事。根据需要,可前后联奏,也可单独表演。《上楼》描写的是红娘欢天喜地上楼将喜讯报与小姐莺莺的情景;《下楼》则描绘了莺莺得知喜讯后满怀喜悦,飘然下楼的生动场景。

    在这首筝曲中,有两种基本的触弦法需要做些简单的讲解。其一是“夹弹法”,这是一种在传统筝曲弹奏中使用较多的触弦法,其特点是触弦前或触弦后贴压在将要弹奏的琴弦或相邻的琴弦上,优点是由于可借助整个手掌发力,因此声音饱满结实也宜于反弹,而且由于手型相对固定,此手法对固定音型的演奏较为便利。《上楼》中多次使用到这种方法,比如第一行第四小节、第二行第三五小节、第三行第一二小节等等。其二是提弹法,这一手法在现代筝曲中使用较多,其特点是弹奏前手指不触压琴弦,弹奏时指尖直接触弦发音,不做停留,优点是由于手指摆脱了依托,因此较为松弛和灵活,对弹奏某些需要快速移位的音型较为方便。比如第二行的第四小节,第三行的第三小节,第四行的第四小节等等。

    我们不少同学在学习传统作品时,往往不注意“夹弹”和“提弹”的合理转换,常常用一种触弦方法来完成作品的表达。目前常见的是不论何种风格、何种音型、何种速度都只使用提弹法,以为“提弹”是现代和时尚的弹法而抛弃传统的“夹弹法”,因而在演奏某些传统作品时往往力不从心,节奏变得很不平稳,音量变得很不均衡,甚至影响到了音色的统一。因此,在学习一首新的作品前,我们要善于寻找乐曲在运指技巧和触弦法上蕴藏的内在联系和不同变化,这样才能选择合理的弹奏方法,才能表达准确的音乐思维。惟其如此,音乐才能流畅和完整。

节目相关

  • 相关内容
  • 其他版本
  • 艺术家信息
  • 曲专题

评论0条评论

  • 暂无评论

登录中国古筝网账号,尊享高清画质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中国古筝网账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