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由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研究生部联合主办的纪念赵玉斋先生诞辰98周年—沈阳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研究生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在高亮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对赵玉斋先生《谈筝曲<庆丰年>的创作》、《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陈安华先生《记赵玉斋先生的艺术生涯》、冯光钰先生《天赋非凡 勇于创新——纪念著名古筝艺术家赵玉斋先生诞辰80周年》等多篇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对赵玉斋先生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1989年,赵玉斋先生摄于沈阳音乐学院门前
作为改革开放后赵玉斋先生的第一位全日制本科古筝专业学生,高亮教授为参与活动的研究生同学们讲述了赵玉斋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赵先生是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是双手弹筝第一人,是中国第一台21弦筝的创造者,是培养中央、中国、上海、天津、星海、武汉、四川、沈阳等多所院校师资的著名教育家,同时也培养了中央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及上海民族乐团等众多演奏家。他是传统与现代、演奏与教学的集大成者,在筝乐创作、理论、教学以及艺术实践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尹雯雯认为,赵玉斋先生作为山东筝派承上启下的重要代表人物,为山东筝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将百余首传统民间乐曲进行了加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数十首筝曲,为筝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中,根据山东民间乐曲创编而成的《四段锦》,是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这部作品开启了古筝双手演奏的先河。1955年以来,他创作了《庆丰年》、《新春》、《工人赞》等,其中《庆丰年》和《新春》两首作品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音乐作品一等奖。《庆丰年》是中国古筝发展历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将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与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术融合在乐曲中,提升了音乐的表现力,为后来的筝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著名筝家陈安华先生称“赵玉斋第一次将左手解放在筝码右侧的弦音上演奏,增加了时代气息”。
1980年,赵玉斋先生在沈阳音乐学院给高亮先生上课
照片中所使用的筝是1957年赵玉斋先生研制的第一台21弦筝
赵英琦就赵玉斋先生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提出:赵玉斋先生曾师从黎连俊和王殿玉等前辈大师学习古筝和擂琴。正是由于他接受到良好的山东艺术传承教育,因此特别重视后续人才的培养,并在教学中不断创新。1953年秋,经曹正先生推荐,赵先生应聘于沈阳音乐学院,任民乐系古筝、擂琴教员,杨充实是赵老师的第一位学生。由于教学成果显著,1960 年至1962年他还受邀承担中央音乐学院的古筝教学工作。伴随着赵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湛的演奏技艺,慕名而来的求学者络绎不绝,大多数学员已成为后来全国知名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各院校、团体的业务精英,如中国院李婉芬、中央院王世璜、上海院何宝泉、星海院陈安华、武汉院丁伯苓、四川院李柯、沈阳院阎俐、四川舞校何成育、中央乐团王莉、中央民族乐团尹其颖、上海民族乐团潘妙兴、沈阳歌舞团叶申龙、沈阳军区歌舞团吕殿生等。1987年,赵玉斋先生正式晋升古筝专业教授。
赵玉斋先生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和借鉴其他流派的乐曲和技巧,在他的教学中富于创新精神,开辟了双手弹筝技法并传授给学生,这与他深厚的演奏功底也是分不开的。他不仅在演奏技巧上耐心指导,还告诫学生要加强理论素养,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将演奏古筝的过程当作一种审美活动,“以情激趣,以趣促情”是赵玉斋先生的又一主要教学理念。
1964年赵玉斋先生为陈安华授课
黄子真在赵玉斋先生的演奏方面做出了简评:赵玉斋先生在数十年的古筝演奏实践中,创造了很多独特的演奏技巧,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开创了双手弹筝的先河,并将这些独特的演奏技法运用至山东筝乐作品的创作当中。其中,右手的大指小关节快速托劈,是山东筝乐中最具突出特点的技法之一,赵玉斋先生将山东筝技法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升华,把小摇、大撮等技法发挥到了极致。赵玉斋先生的筝乐作品中便经常运用到这些演奏技法,例如《四段锦》、《庆丰年》等等。赵玉斋先生的功底深厚,技艺超群,使听者为之惊叹,每首乐曲真情实感的流露,使听者都能受到强烈的感染。
赵先生1956年参加全国音乐周的演出,同年随中国艺术团到捷克参加“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周”,又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间了北欧四国,演奏了传统筝曲和创作筝曲近20首,芬兰总统和夫人还特地观看了他的演出,并给予很高的评价,通过各类国际演出,赵玉斋先生对古筝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使古筝艺术走向了世界;1957年,创作和演奏上的成功使赵先生对乐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对筝的形制进行改革,将传统十六弦筝改制成为二十一弦筝。据筝家赵旭东先生回忆,当时,赵先生提出乐器革新的设想后,在院长李劫夫的支持下,由乐器制作师崔作新、孙玉庭、胡希文等一起参与研究制作。1979年随辽宁代表团参加“哈尔滨之夏”演出,同年10月参加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和第二次“音代会”,并应中央音乐学院之邀参加老年音乐会的演出;1980年6月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筝、擂琴独奏音乐会;1984年赴香港讲学与演出,香港中文大学陈蕾士教授听后评价赵先生为“中国筝王”。
赵玉斋先生的艺术成就硕果累累,不辞辛苦,呕心沥血,为发展山东筝乐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古筝演奏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时代!
1957年赵先生在东北音乐专科学校音乐厅演出,所使用的是当年研制成功的21弦筝
赵楚翘在赵玉斋先生理论成就方面进行了简述:赵玉斋先生在创作和演奏的同时,对于音乐理论也进行一些研究,在演出之余,他从未间断过研究和讲学,陆续发表了很多文章。1983年发表了《鲁筝老八板传统流派乐曲研究--第一大套曲概说》,从第一大套曲的曲体结构、演奏形式及乐曲内容进行概述;1984年发表了《谈筝曲<庆丰年>的创作》,论述了《庆丰年》创作的构思和创作过程中使用的创新性演奏技法,并对乐曲分段进行分析。同年还在《中国音乐》第四期发表了《记擂琴家王殿玉》,文中讲述了坠琴、擂琴的诞生,对王殿玉先生在改革创新上作出的贡献及教学方面的成就进行总结;1985年发表了《古筝擂琴港九会知音》,记叙了1984年9月5日至27日赴港作为期22天的讲学与演出活动内容与成果;1986发表了《寒鸦戏水传北国,高山流水结友情》,回忆与苏文贤先生在筝艺方面的切磋、合作,并以此文悼念苏文贤先生。
1981年,赵玉斋先生在进行创作时
赵玉斋先生对古筝艺术理论的研究是广泛而又深刻的,在对山东传统流派的研究与创新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赵先生对古筝艺术理论研究的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这些理论成果也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具有指导性作用。
沈阳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学生研读学习赵玉斋先生相关文献
本次活动是沈阳音乐学院高亮教授倡导的“鲁筝系列艺术活动”之延续,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相关文献的重要史料价值,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更加深了对赵玉斋先生在演奏、创作、教学、乐器革新、理论建设等方面成就的深入理解,鼓舞了吾辈新时代筝人的奋斗精神。我们要弘扬沈阳音乐学院的优良学术传统,携手共进,继承发扬先辈的优良品格,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古筝事业的美好未来不懈奋斗。
本次活动得到了赵旭东先生和阎俐教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新闻来源:赵楚翘 撰稿)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