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轻抹,心曲音传。古筝,这一承载千年中华文明的乐器,以悠扬的筝音诉说着古老的情感与智慧。近日,中央音乐学院博导吉炜教授携“吉炜筝乐团”发布了最新专辑《和合之美》,通过古筝重奏生动诠释“和合”这一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为中国传统音乐注入生命力。
专辑《和合之美》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发行,共收录了7首筝乐经典曲目,其中,《紫禁瑶光》《山青色》《兰亭》三首筝乐为吉炜教授向世人展现中华筝韵创作的全新作品。此外,恢宏的《卧虎藏龙》,悠然的《渔舟唱晚》,古韵深厚的《夜深沉》,传世佳作《高山流水》都展现了传统民族乐器古筝的艺术风采与文化底蕴,吉炜教授以细腻的情感表达、高超的演奏技艺和表现力,将中华文明的精神娓娓道来。
作为著名当代古筝演奏家,吉炜教授不仅对中华传统民乐、筝乐演奏有着独特的理解与感悟,还致力于古筝艺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推广。专辑《和合之美》正是她与团队传承传统文化、用筝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全新力作。
创新,让多民族乐器共奏华夏乐章
吉炜教授秉持“守正创新”的初心,大胆推进七声弦制和多声弦制古筝的演奏,这一变革使古筝的音域更广、音色更为丰富。不仅为古筝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还为古筝与其他民族乐器和国家乐器的合作架起了桥梁,开启了多元文化共鸣的新篇章。
为了更深层次挖掘古筝的内在潜力,吉炜教授与筝乐团成员多年前便开始尝试以古筝重奏的形式突破传统演奏边界。低音筝的深沉,高音筝的明亮,钢丝筝的灵动,交织出一幅层次分明的音乐画卷。同时,她更专注于复兴早已“隐匿”于历史长河中的古代宫廷乐器。通过研发与复刻筑、轧筝、瑟等遗失的乐器,并将它们融入筝乐团演出中,让曾经消逝的音律再次绽放于世人耳畔。
从二胡的悠远到琵琶的轻盈,从钢琴的柔美到竖琴的澄澈,古筝正以更宽广的音色语言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与世界深情对话。这不仅是艺术的革新,更是中华文化拥抱世界的华美宣言。古筝正以崭新面貌,谱写新时代的华夏乐章。
使命,让“中国的筝”走向广阔国际舞台
吉炜教授带着古筝走向世界,不仅是音乐家对艺术的追求,更是文化传承者对历史的守护。她回忆起早年赴海外演出的经历,许多外国人不认识古筝,还有人误将其与日本的“Koto”(唐筝)混淆。
“Koto”源自唐代传至日本的筝乐器,虽演变为新的形式,但其形制和文化根源源于中国。“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大家知道,日本筝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吉炜教授表示。在海外演出中,她不仅用古筝展示了东方的音律之美,还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向听众讲述古筝的起源与传承,让“中国的筝”被世界听见和了解。
随着古筝的国际推广,吉炜教授逐渐感受到海外观众对东方音乐的热情和尊重。“中国筝一步步登上国际舞台,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欣赏它的东方写意风格。”在演奏中,古筝的灵动旋律和深厚内涵跨越了文化的鸿沟,触动了西方听众的心弦。每一场演出,吉炜教授都感受到这件传统乐器在海外绽放的独特魅力。
筝韵悠远,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宣言。古筝用独具东方韵味的旋律系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纽带,古筝重奏是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尝试和伟大创新,古筝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走向国际舞台,“中国的筝”为国人树立了文化自信,也为国家在全球舞台上树立了文化自强的标杆。
传承,让文化在筝音中迸发强大生命力
近30年来,古筝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不断攀升,尤其是中国青少年学习古筝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需求的增长,也展现了国人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日益增强的自信心。然而,吉炜教授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核心不仅在于数量上的扩展,更在于内涵的挖掘和价值的提升。
今天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古典曲目,他们将兴趣拓展至流行音乐和世界名曲,用古筝演绎多样化的旋律,展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与表达。然而,文化传播不能止步于形式的创新,更需要深入挖掘古筝背后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内涵。她希望古筝不仅是街头的演奏工具,而是更多地走进海外音乐厅,成为世界最高舞台上展现中华文明的瑰丽符号。
在推动古筝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吉炜教授也将视野投向了古筝教学的革新。她致力于打破传统的“口传心授”模式,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使古筝教育有据可依。
吉炜教授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将古筝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用演奏传递文化自信。从复兴古代宫廷乐器到推动古筝交响化、国际化,她不断探索多元化的传承方式,让古筝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她深信,古筝是一座可以沟通世界的文化桥梁。
新专辑《和合之美》正是吉炜教授与筝乐团心血的结晶,也是她传承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这张专辑用古筝的悠扬旋律诠释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让更多人认识“中国的筝”。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吉炜教授不仅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她让古筝在时代的舞台上奏响了一曲属于中华文明的自信之音,也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贡献了深厚而优美的中国旋律。(来源:中国网)
评论2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