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期间,举办2008大埔国际广东汉乐周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拓展国内外民间音乐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更好地传承发展广东汉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海内外大埔乡亲和广大广东汉乐爱好者的共同心愿,也是广东汉乐传承和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
200多年前,中原古汉乐从中原流传到粤东等边远山区,并与客居地的民间吹打乐、庙堂音乐等乐种融会交流,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音乐流派,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在长期的流传中,汉乐有过多种称谓。在1962年第一届羊城音乐会上,正式定名为“广东汉乐”。大埔广东汉乐是既有中原音乐韵致又有本土特色的一个乐种,具有古雅优美,朴实大方诸特点,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中原宫廷音乐曲目和演奏形式。在演奏形式上,按照传统演奏形式及不同用途,仍保留着丝弦乐、清乐、汉乐大锣鼓、中军班音乐、庙堂音乐五个类别。广东汉乐的传承发展中有几个特别突出的领军人物,他们是:“乐圣何育斋”、客家筝一代宗师罗九香,特别是罗九香这位宗师被载入国际公认的具有最高学术权威的《新格多夫音乐家词典》,成为与华彦君阿炳、刘天华等齐名的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他第一个在中国舞台上向海内外介绍客家筝艺术,使这个鲜为人知的传统古筝得以名扬天下,深入人心。是他在高等音乐学府教授客家古筝,培养了一大批已成为当今古筝栋梁的英才,使客家筝得以传承,是他把客家筝曲带到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被列入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材,使客家筝从民间走上学府,是他把客家筝的演奏灌制成唱片,发行海内外,使客家筝艺术得以保存并传播世界。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