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孙文妍浙江筝与江南丝竹讲座精华内容

导语:

  2014年12月8日18:00,上海非遗江南丝竹传人、上海音乐学院孙文妍教授为大家带来“浙江筝与江南丝竹的讲座与赏析”。本片文章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陈蓓萱在听讲座的同时做的速记,将讲座过程中精华内容呈现给大家!

 

\

浙江筝与江南丝竹的讲座与赏析海报

 

  讲座从古筝的历史概貌说起,南宋文人周密编写的《武陵旧事》以当时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为背景,其中记载了当时的宫廷和民间已经有古筝。清朝的弦索备考第五卷就是专门的古筝声部曲谱,而杭州滩簧就以古筝为色彩,所使用的技法是快速点弹。

 

  综上所述,杭州地区古筝流传已经有上百年。在江浙地区也积累了一大批的艺术家,他们所组成的民乐团体于七七事变解散了,1949年,古筝在杭州地区已经成为绝响。后来建国以后,江浙沪等地持续等地培养出大批的古筝人才。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开设,当时王巽之先生以《高山流水》、《月儿高》、《三十三版》、《将军令》、《刺绣鞋》(灯月交辉)为教材进行教学,后又将《云庆》也加入了教材中。

 

\

讲座现场

 

江浙沪丝竹乐的概况

  所谓丝竹乐是只有丝和竹音乐演奏的乐曲,最古老的方式是,琴瑟与萧管合奏,汉代丝竹和舞蹈相配。宋代市民音乐的兴起和戏曲说唱词曲小调的产生,把丝竹乐推向民间的市民阶层。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对外交流的通商口岸,使音乐文化也汇集在一起。江浙沪丝竹乐是近百年来的新兴曲种,刚开始因为他的轻柔被称为轻音轻乐,后逐渐被称为国乐。为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丝竹音乐,所以在丝竹乐前加上江南二字,就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称谓了,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乐种之一。解放期间《中国民族器乐曲》中记载江浙沪地方丝竹乐曲428个,茶楼街道都弥漫着丝竹乐。


江浙沪丝竹乐形成的条件条件

1.一代代固定规模的演奏团体。

2.具有一定规模的组合样式。

3.具有一定数量传统曲目代表人物

4.鲜明的地域特色细腻委婉含蓄。

 

\

讲座现场

 

  江浙沪丝竹乐的演奏曲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春江花月夜》、《普庵咒》、《小霓裳》、《月儿高》等等,这是文人所编配的。丝竹里的《小霓裳》、《灯月交辉》、《高山流水》都是王巽之先生从杭州上海带来,从而广为流传的。其中《灯月交辉》采用上下句呼应,以及快速四点等技法表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天上明月高悬,人间彩灯辉映。

 

  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王巽之先生教授演奏的15弦浙江筝,演奏筝曲包含明清时调小曲《云庆》又称《庆云板》或《景星庆云》,从《锣鼓四合》套中的《云庆光》一节发展而来,可被解释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赞美。作家冯英子先生写道:“非江南山水,不能产生江南丝竹;非江南丝竹,不能衬托江南山水。”江南丝竹依附于江南的戏曲、民歌和吹打乐及地方风俗而产生。 该曲轻松优美,运用变奏的手法,速写了一幅江南水乡优美景色和江南人,明快性格的风情画。慢版非常文静优雅,中版层层推进以兴奋、高兴结束。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其本质上是一种明朗而又细腻,绮丽而又幽雅的民间管弦乐曲,常在节日和喜庆堂会中演出。


  一部分来源于戏曲曲艺三十三板来自杭州滩簧。而《朝元歌》来源于昆曲。六板从宋朝开始流传,老六板其变体繁多,但唯有江南丝竹中才存在由《老六板》系列变体组成的曲体,其系列为:六板、快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和慢六板。唐大曲春莺啭,苏合香等等结构由引子,慢版,快板,急快板组成,都将骨干音放在最后。

 

浙江筝与江南丝竹的情缘

  奠基人王巽之加入上海国乐研究会后传播了江南丝竹的文化,使江南丝竹的旋律音调成为浙江筝曲的母体。我们要发扬长处本地乐的传统。指甲,胶布,指法等等都是由上海传到各地。北方旋律以八度进行,浙江快四点和遥指大大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浏阳河》、《东海渔歌》等等曲子的产生为后来的古筝创作开阔思路。

 

学习江南丝竹乐对古筝学习者的作用

  孙文妍老师在演奏中发现真谛,演奏者在玩中起步、进步,在自然中学习,江南丝竹是个典范,音有很多变化,很有研究意义。(新闻来源:中国古筝网 文/陈蓓萱)

评论0条评论

    筝闻速递+关注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发表的文章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