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2025“星耀敦煌”青少年古筝艺术展演系列活动是“敦煌”品牌文化活动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面向广大民乐爱好者,为团结和服务于海内外民乐资源而打造的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和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旨在激发社会大众的民乐热情,为每一个怀抱民乐梦想的青少年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未来音乐拓展的机会。推动中国民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传承、发展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发现、培养民族乐器艺术人才。
参与对象
海内外古筝学习者、爱好者。
组织机构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乐器协会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上海云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
协办单位
(按照首字母拼音排序)
澳洲敦煌艺术中心
滁州吉乐琴行
广州市筝好乐器有限公司
河北秦川文体乐器有限公司
合肥小小家文化艺术培训学校
内蒙古国音艺术有限公司
青岛国乐天音琴行有限公司
宁夏程鑫之星商贸有限公司
上海海音乐器有限公司
汕头市桐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西国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台州山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赛区陆续增加中……
专家顾问团
(按姓氏首拼排序)
何占豪
作曲家、音乐家、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民族音乐瑰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创者。
李萌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筝会、民管协会筝会副会长,七声弦制、D7、D5弦制弦线主要研制者,多声弦制筝的第一研发人。
王建民
作曲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弓弦乐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
王蔚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
周望
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巴德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筝派代表人物。
专家评审团
(按姓氏首拼排序)
鲍晓媛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民族管弦协会会员,山东泉韵琴社理事。多年来,鲍晓媛潜心学习山东筝派的演奏技艺和风格特色,系统研究各古筝流派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深入探索传统民乐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特性,古筝艺术日臻成熟。在山东省古筝界赢得了普遍赞誉。
邓翊群
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讲师、在读博士,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华奖得主,上海市晨光学者、国家艺术基金获得者,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副团长,师从祁瑶教授。创作的《定风波》、《晚晴》、《柳京之舞》等筝乐被列为文华奖、国韵杯、新加坡华乐大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指定作品。
段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附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 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兼任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任教以来曾获“第三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银奖、浙江省第八届、第十一届音乐舞蹈节暨舞台艺术兰花奖银奖、铜奖等;2017年、2023年两次参加“江南丝竹音乐演奏团”获得由文旅部主办的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因在教学方面表现突出,还获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颁发的第十五届“园丁奖”、浙江省文化厅及国家文旅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方瑜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的招生评委,曾兼职任教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导师,《敦煌》《金钟》《白玉兰》等各大全国国际比赛评委及音协考级主评。
金亚迪
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19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和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
刘燕
苏州筝坛领军人物,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流派代表人物任清芝、王昌元、丁承运大师。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江苏省古筝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古筝学会会长,苏州音乐家协会理事、苏州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古筝重奏作品《吴侬》获省教育厅颁发的二等奖。著《中国古筝练习曲》。出版古筝专辑《蝶恋花》。
罗晶
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贵州大学客席教授,罗晶古筝艺术团、和风韶华筝乐团艺术指导。曾工作于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任筝首席。在港工作期间仼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及香港演艺学院,并担任香港艺术发展局审批员。
潘文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筝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
祁瑶
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音乐系弹拨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学会与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艺术总监,及国内外多所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作为迄今鲜有获得作曲硕士学位的筝演奏家,她的演奏、创作、教学在中国文化部、教育部、宣传部国家级赛事中均有大奖斩获,执教课程先后获上海市精品课程一等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邱玥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民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古筝副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考级高级评委。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比赛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曾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及参与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
任洲洋
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师从王蔚教授。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2014年CCTV“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深圳民族管弦学会古筝专业委员顾问,大理大学外聘教授、民族管弦乐团艺术顾问、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盛秧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古筝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九三学社浙江省文化艺术服务团常务副团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专家,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领军人才,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宣传文化领军人才,浙派古筝主要代表人。
宋小璐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理事。
宋心馨
中国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先后师从王中山、李萌教授,曾荣获“金钟奖”、“文华奖”、“CCTV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三大赛事的金奖。
苏畅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荣获首届”关爱青年-年度人物“,未来之声创变者年度人物,畅响筝团艺术指导,首届CCTV弹拨组金奖得主。
盛茜
杭州歌剧舞剧院青年古筝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九三学社社员,上海音乐学院古筝硕士研究生,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学会理事,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MTC筝乐团、“翡翠·炫声”、“翡翠·炫丽”筝团指导教师。
汪莹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
伍洋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硕导、民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协古筝专委会理事;上海音协古筝专委会副会长;上海市青联委员;闵行区政协委员;教育部本科论文评审专家。
杨益
天津音乐学院古筝副教授;中国音协古筝专委会理事,天津古筝专委会副会长;出生于古筝世家,自幼随母亲王小月教授习筝。本科及研究生期间求教于孙文妍、李萌两位恩师学习。求学期间相继受到筝界名家曹正、郭鹰、林毛根、曹桂芬、李婉芬、何宝泉、傅明鉴等前辈的悉心指导。广泛学习了各流派筝曲风格及演奏技巧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05年组建了“天音筝乐团”,是天津第一支专业古筝演奏团队。演出、讲学的足迹遍及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版个人独奏CD《出水莲》;独奏DVD《远行》(2014年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1年成功结项《天津百年筝史源流》专著项目;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学生分别在“文华奖”及国内外专业赛事中获奖。突出的教学业绩被天津音乐学院作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同时吸纳为学院“创新团队”成员。多年来,以致力于为国内外筝界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为己任。
尹璐
武汉音乐学院古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器乐系主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
郁茜茜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古筝协会会长。多年从事古筝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应邀担任中国器乐电视大赛、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等各类赛事评委,屡获优秀指导教师殊荣。
詹倩
南京艺术学院附中古筝讲师,曾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古筝第一名;江苏省最高级别“茉莉花”民族器乐比赛古筝组金奖;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表演奖古筝比赛江苏选拔赛金奖,全国前十。获选2021年度“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2022年入选南京艺术学院第一批“海粟人才计划”培养名单。创作筝曲10余首,获得国内外比赛大小奖项,其中两部作品《秦川怀想》与《韶华丹青》获选江苏省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先后出版书籍《詹倩古筝编配作品集》(一)(2019)、《詹倩古筝编配作品集》(二)(2023)。其创建的“青弦筝团”于2021年10月荣获第二届“敦煌杯”中国民族室内乐、重奏比赛职业少年组金奖第一名。
张乐
国家二级演奏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特聘高级教师,多年来担任全国考级评委及各项重要赛事评委。
赵墨佳
青年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首位古筝专业博士(在读),新艺民族室内乐团成员。师承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王蔚教授。曾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一名。
展演方式 & 时间安排
01 展演形式
独奏、重奏
02 赛程安排
非专业组:初赛设置分赛区,选手可经分赛区线下报名参赛,没有设置分赛区的地区,选手可线上报名参加初赛;全国总展演线上报名、线下评比。
专业组:初赛线上报名、线上评比;全国总展演线上报名、线下评比。
No.1 线下初赛日程安排
线下参赛日程安排详见各地分赛区官方发布
No.2 线上初赛日程安排
No.3 全国总展演日程安排
展演分组 & 曲目要求
01 非专业组
02 专业组
报名方式
01 赛区承办及机构、老师团体报名
更多赛区将陆续发布,赛区承办请联络
崔老师 18817563334
机构、老师团体报名(5人以上)请联络
刘老师 18721580562
02 线上方式初赛报名
初赛报名通过“华夏璇音报名平台”报名参赛
点击或扫描二维码在线报名
各组参赛选手咨询或添加 18911959204
官方客服微信咨询
微信客服二维码
◆ 独奏选手
登陆在线报名平台填写报名表,连同初赛评审费一起交纳办理。填写在线报名表时,请务必认真检查核对相关信息是否准确,姓名、出生日期应与身份证明一致,一个联络手机号码电话只报名一位选手。
◆ 重奏组
请各团队负责人(领队)统一在重奏类入口在线办理报名登记。入围全国总展演团队的人员调整不应高于初赛名单1/3。
◆ 所有组别可以先报名,后上传视频(最晚7月8日24时前提交初赛视频)。
03 初赛录制视频要求
初赛视频文件必须为一个固定镜头不间断录制完成,要求画面清晰,设定合适距离,演奏者面向镜头,乐器要完整露出,严格要求声像同步,不得采用任何视频、音频手段进行艺术美化性质的编辑。
拍摄环境干净明亮,环境安静,演奏中不得出现除演奏者外的人员,不得报幕及出现任何影响公正评判的信息或标识。
视频为MP4格式,采用横屏录制,图像比例:1920*1080p或1280*720p
7月20日将在【华夏璇音】、【敦煌牌民族乐器】、【敦煌杯民族器乐比赛】公众号发布初赛评审结果。
晋级全国总展演的选手可在线办理参加全国总展演报名手续,未晋级全国总展演的选手,组委会将不再另行通知,所交视频材料及报名费用不予退还。
决赛确认报名(2025年7月启动报名)
No.1 线上报名
专业组及线上报名评审的参赛选手在“华夏璇音”,“敦煌牌民族乐器”、“敦煌杯民族器乐比赛”公众号查询入围决赛名单,并根据链接办理全国总展演确认登记。
No.2 线下分赛区
各线下分赛区入围全国总展演名单等相关事宜由各地分赛区承办单位具体通知。
展演收费标准
初赛:独奏类 480元/人,重奏组 280元/人
全国总展演:独奏类 980元/人,重奏组 400元/人
全国总展演相关活动安排
1、“敦煌国乐”名家名曲音乐会
2、“星耀敦煌”颁奖典礼暨获奖选手音乐会
3、敦煌大讲堂--论坛讲座
4、参观博物馆与寻找国乐宝藏”研学活动
5、全国总展演现场提供敦煌牌比赛用琴(组委会在比赛候场区提供练习用琴)
6、现场免费提供调律服务
7、 敦煌未来之星见证礼:“敦煌未来之星”将受邀拍摄专属艺术海报,当选年度将受邀参与敦煌系列文化活动,尊享敦煌品牌优势资源。
备注:具体安排在2025年8月官微公布
奖项设置
01 初赛
1、各独奏组别设定金奖、银奖、铜奖及优秀奖,并颁发证书。
2、各独奏组金、银、铜奖选手获得入围全国总展演资格。
3、重奏组设定金、银、铜奖及优秀奖,并颁发集体和个人获奖证书;金、银、铜奖获得入围全国总展演资格。
4、同时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02 全国总展演
1、各独奏组别按评委打分排序,设定金奖、银奖、铜奖并获得评审委员会专家签名证书及奖杯。
2、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将获得:“敦煌牌”展演限定版特选阔叶黄檀木“双鹤朝阳”古筝一台。
3、非专业组金奖第一名将获得:“敦煌牌”展演限定版特选黄金檀木“双鹤朝阳”古筝一台。
4、重奏组全国总展演按评委打分排序,设定金奖、银奖、铜奖。组合获得评审委员会专家签名证书及奖杯,个人获得证书及奖牌。
5、全国总展演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参赛须知
1、所有选手一旦报名参赛,即表明自己认可本章程。因此都必须遵守本章程的各项规定。
2、本次活动报名参赛证、获奖证书打印均按报名信息打印,填写报名表时,请务必认真检查,姓名应与身份证明一致,如因填表内容有错而造成损失的,完全由本人负责。
3、参加全国总展演时,要佩带参赛证,请参赛选手务必保管好自己的参赛证。
4、参赛选手必须准时按序参赛。赛前三次点名未到,视为自动弃权,工作人员不再叫号。
5、组委会拥有本赛事音像制品的广播、电视播放权及音像制品表演范围内的使用、出版和发行权。获奖选手有义务参加组委会组织安排的公益性演出或出访演出活动。
6、参赛选手(包括陪同家长)在参加比赛期间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组委会协助提供相关信息。
7、所有参赛选手和家长,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服从组委会的工作调度和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有意见,请与监委会反映。对无理取闹并影响比赛者,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凡因选手本人原因,届时未到赛场参加比赛的,不退评审费。
9、参赛选手所报送的视频,必须是每人一份文件,不允许多人录在同一视频文件上。
10、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取消或推迟活动,组委会将在官方网站公布相关信息。
评论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